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九零亿万美元保姆 > 第620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20节

 

五楼:内斗内行,外斗外行。

二十三楼:也不是fbi太没用,显然跟当年他爹他叔叔的死有关,不然敌人怎么那么着急?他叔叔初选都没有打完,敌人就怕他当了总统翻旧账。现在小肯明摆着肯定要当总统的,到时候肯定也要翻他爹和叔叔的旧账,搁谁不害怕?先下手为强呗。

四十五楼:不对吧,当年下手的人还有几个活着?

四十八楼:你知道当年都有谁啊?年轻一点的,现在也就是六十多岁,没准还活得好好的呢。再说就是当时的主谋死了,人家也是有后代的,没准是后代出手呢。

六十六楼:为雅姐担忧。为爱文担忧。

美国,华盛顿,白宫。

小布希第一时间在电视上看到小肯尼思参加竞选的新闻。

没什么好说的,早就知道了,一直等着呢。原本他还想嘲笑肯尼思还得拄着拐杖,但人家就是拄着拐杖也一点不露怯,照样高大英俊。瞧,就连他的幕僚们都看得如痴如醉,完全忘了这是对手!

哼!就是个孔雀!不,孔雀毛!

“好了,别看孔雀毛!”

幕僚们都对他一言不合便给人取外号的脾气了如指掌,互相对看一眼:好嘛,现在连“漂亮脸蛋”都不够他损的,直接改“孔雀毛”了。想想英俊又神气的小肯尼思,再看看他们的老板,好吧老板不是我们想太多,孔雀毛确实比你帅多了!

生气归生气,还是要吩咐特勤局局长,要求特勤局将孔雀毛的安全提高到最高级别。特勤局局长虽然一时没搞明白孔雀毛到底是谁,但一想也就明白了,只有小肯尼思,不会是别人。

特勤局局长也早就让人准备好两支特别小组,以接手肯尼思参议员的安保工作。也早就跟肯尼思的安保主任爱德华·沃伦沟通过,小肯尼思是特例,特勤局不仅只保护候选人,还要连候选人太太与子女都保护起来,特勤局特工跟参议员的安保团队分工合作,实施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全方位保护。

局长立即将任务分配下去,中午,亲自带着属下去见了肯尼思参议员。

张文雅眼睁睁的看着家里忽然多了很多人。

先是特勤局的安保专家来为他们的住宅检查安保设备,警报器、红外线摄像头、运动传感器等等,一个都不能少。

接着有人拿来左邻右舍的资料,跟沃伦一家一家的过资料。

分配工作时间,只分两个班次,贴身保镖、司机、外围警戒,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还由特勤局的部门主管来给她和肯尼思上课,介绍出现突发情况后,他俩的贴身保镖会怎么做,保镖的职责就是雇主的人肉盾牌,必要的时候要牺牲性命保护雇主。特勤局的薪资、福利和抚恤政策也都非常好,毕竟是拿命换来的。

又因为肯尼思夫妇还有个两岁的幼儿,关于幼儿的保护也很必要,幼儿因为没有防卫能力,是最好下手的目标。

张文雅听着听着便开始皱眉。

其实类似的话沃伦早已经跟他俩说过了,肯尼思有危险,他的妻子和孩子也有同样的危险,敌人上次出手已经说明问题,他们才不管爱文还是个小娃娃,斩草除根嘛,不会心软。

竞选要带着爱文一同出席活动也是他俩在就考虑过的事情,不是说你为了孩子的安危就不让孩子出门或参加活动,要是其他候选人的子女,媒体很少关注,但爱文不一样,全球群众都已熟悉他的长相,他待在什么地方没有什么差别,倒是经常出现在公众场合说不定危险系数会降低。

千头万绪,危机四伏。

特勤局特工很快分配好时间表,沟通了一下,从下午开始便要执行新的执勤表,小组主管亲自坐镇,这也是独一份了。听说其他三名总统候选人也不过是几名特勤局特工的待遇,到了肯尼思这儿,直接翻三倍。

看来,“特勤局之耻”这种负担真的让整个特勤局都紧张得不得了。

特勤局还要去他们的费城、纽约、海恩尼斯港等住宅检查、安装最新的安保设备,这部分费用是山姆大叔掏钱。

张文雅不差钱,但要是有别人掏腰包,她表示也不是不能接受。

下午也没能闲着。

查理安排了两家媒体过来独家专访,一家美国电视台,一家中国新华社。

中媒这次近水楼台,再也不用苦巴巴的跟在别人后面,还要看人脸色,白人老爷那种骨子里的傲慢根深蒂固。因为肯尼思的妻子是张文雅,至少这几年中国媒体在华盛顿碰的软钉子少多了,这次小肯宣布竞选,新华社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查理联系,也毫不意外的得到了第二个采访肯尼思夫妇的机会。

新华社的记者团队有两人,文字记者、摄影师足矣,十分精简。两人来到肯尼思宅的时候还早,电视台摄制组正在客厅里拍摄。

安保措施很严密,开车过来还没有挺稳,便有保镖示意他们停下,询问他们的来意、查看证件、检查相机包和文件包,还要经过手持金属探测器的扫描,这才有专人带他们进去。

安保措施严密得堪比目前的美国机场安检。

作者有话说:

哈哈!我的土狗朋友说小布什更有可能给小肯起外号叫“孔雀毛”而不是“漂亮脸蛋”。

◎司法部急了,但还是不忘下绊子◎

911之后, 美国境内所有机场全都更新换代了安检仪器和安检程序,安检严密许多倍。能理解,出了这么大件事, 要是机场安检早就这么严格, 没准那些恐怖分子根本没有登机的机会。

现在……也能理解,总统之子居然被人公路追杀,好莱坞电影都不敢拍的剧情居然活生生上演了。fbi的调查报告尚未公布, 已经有作家根据此事写了小说,上个月出版,立即成为畅销书。

听说兰登书屋想请当事人之一的张文雅自己写本书,张文雅拒绝了。新华社驻美的记者们私下讨论, 都说张文雅很精明,公路追杀的话题性已经足够, 根本不需要当事人自己讲述。之前夫妻俩合作写《爆炸危机:纽黑文五天五夜》让他俩拿下了普利策奖已经是巅峰,读者看的是肯尼思如何运筹帷幄雷厉风行, 张文雅这个受害者的作用是次要的;公路追杀也是同样, 处于次要地位的张文雅不需要再次博取美国群众的同情分,反正小肯他爹老肯的死亡阴谋论没断过,这次刺杀未遂事件的影响绝不是一件没头没脑的刺杀案那么简单, 只需要提醒美国群众老肯兄弟俩是怎么死的就行。

记者们还都觉得这次刺杀的时间掐的刚刚好, 持续几个月的发酵,到小肯宣布竞选总统,只怕美国群众不分什么党派,现在都想送他进白宫。

电视台记者问的问题都比较样板, 没有什么尖锐的问题, 小肯尼思一旦从政, 全美国都认为他迟早要竞选总统, 所以很多可以问其他候选人的问题都不适合问他。今天的采访也多是问肯尼思和张文雅的家庭生活。

阿妮娅支持你竞选总统吗?

阿妮娅会辞职吗?

你想回到你婴儿时期的家吗?

跟政治有关的问题反而问的不多。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