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九零亿万美元保姆 > 第279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79节

 

“要是你不想留在华盛顿,你可以跟我回中国。我有学校,你可以去当个英语老师,绝对没有压力。”

他先是微笑,继而大笑。笑了好一会儿,他才亲吻她的唇,“honey,你的提议很令人心动,但你不会想要那样的我,一个只懂退缩的男人。第一年你可能不觉得有什么,第二年你会开始嫌弃我没有事业心,等到第三年,你就会跟我离婚了。”

他没有被一个安逸的可能的“将来”弄昏头脑,意料之中。

鲁斯·金斯伯格今年六十五岁,是个矮小但精神矍铄的犹太女人,面容严厉,神情严肃。

她和丈夫马丁·金斯伯格一同到来,泰德叔叔为他们开门。

“你好,金斯伯格大法官;你好,金斯伯格教授。”

马丁在乔治敦大学法学院任教,妇唱夫随,自从鲁斯·金斯伯格被任命为华盛顿特区巡回上诉法院的法官以来,一直甘愿当个好绿叶,在美国东海岸司法界是首屈一指的模范丈夫,为人正派。还因为早年患了癌症,很是珍惜病愈后的生活,从不瞎搞,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一股清流一样的存在。

寒暄了几句后,泰德叔叔将两位客人引到客厅,亲切的对客人介绍,“这是我的侄子,约翰·肯尼思。这是张文雅,我知道她申请了你的暑期实习生名额。”

张文雅先伸出手,“你好,金斯伯格大法官,我是张文雅。”

金斯伯格严肃的看着她,“我想我的办公室应该给你回复过邮件了。”

“是的,你的助理说需要我的期末成绩才能最后决定。”

金斯伯格露出一丝微笑,“你是耶鲁,对吗?我想如果一个中国人能进入耶鲁法学院,那么她的成绩就不会太糟糕。”

肯尼思伸出手,“你好,金斯伯格大法官。你好,金斯伯格教授。”

今天的晚餐等于一次面试。

参议员的面子在联邦最高法不好使,参议院对最高法大法官只有审查权和否决权,大法官一旦通过审查上任后,即为终生制,没有什么严重犯罪行为能干一辈子。美国权力系统号称三权分立,行政、司法、立法都是相对独立的,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公平、公正、公开”,这也是自由美利坚引以为豪的。

金斯伯格并不是不知窗外事,她当然知道张文雅是谁。她问了“张文雅诉nsa案”的进度,并不感到意外nsa已经与张文雅达成了庭外和解。这桩诉讼也没有什么疑点难点,就是nsa越权违法,事实简单清楚,nsa肯定会败诉,分别只在到底能赔偿多少了。

作者有话说:

鲁斯·金斯伯格大法官和丈夫马丁是模范夫妻,马丁支持妻子的事业,他俩都上了哈佛法学院,马丁大概是先毕业一年,在哈佛检查出来gao丸癌,后来治愈了,毕业后去了纽约的私人律所,可以赚钱养家了。鲁斯随后转学到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但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已婚已育女性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后来她就去做法律援助之类的工作,还在法学院教书,1972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终生教职。

因为工作出色,1981年任华盛顿特区巡回上诉法官,1993年(60岁)任联邦最高法大法官。

到了特区后,马丁妇唱夫随跟来了特区,到乔治敦大学当教授,直到2010年去世。

美国最高法是9名大法官,其中1名是首席大法官。

◎灵魂导师金斯伯格◎

金斯伯格没有问nsa给了多少和解金, 一般来说这种庭外和解还需要签保密协议,不允许对外公开和解金数额,也不允许她再在公开场合提及监|听和非|法|拘|禁的事情。

不过这种保密协议对于一桩全国关注的案件来说约束力不大, nsa也无法阻挡有人继续泄露监|听录音。

nsa如此胆大直接在美国境内行动也是金斯伯格大为震惊的事情, 对于国会来说也特别不能容忍如此明目张胆的行动,圣诞节前已经有多名议员提起了相应的约束情报机构的提案,就等着复会后讨论、投票。

宾主六人都是律师或法学院在读, 就这个问题展开了一波讨论。马丁认为国家的情报机构需要监督,现在美国的问题是情报机构尾大不掉,无人能真正控制情报机构,总统也不能, 国会勉强可以;泰德便说国会也不能,情报机构水深得很, 能有一个专门的委员会约束情报机构就已经算是很艰难了;维多利亚说如果再有专门的监督机构,就又会增加政|府|机|构的数量, 政|府开支会更大, 不适合国家的有利发展;

金斯伯格认为必须要有法律约束,情报机构的问题就是权力太大了,已经到了公然侵犯公民权利的地步。但她也认为想要约束情报机构很难, 这牵涉到国|家|安|全问题, 以及美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问题。“张文雅诉nsa案”实际已经重创了情报机构的公信力,至少执法权这一块他们将来会更小心,不会再鲁莽犯错。

比如这次要是fbi出手的话,就会完全合法, 张文雅即使什么spy行为都没有, 也很难洗清自己, 肯尼思家是仍然可以及时把她捞出来, 但接下来小肯尼思会深陷“spy门”,严重影响声誉。张文雅的诉讼会旷日持久,拖上好几年,严重影响她继续在法学院就读,也不太可能会有监|听录音外泄的事情。

至于nsa为什么会甘愿违法,就要说到肯尼思总统之死的阴谋论了,这个还是不太好说的,尤其当着总统之子的面。

小肯尼思坚持情报机构必须要有专门的监督部门,可以是临时任命的特别检察官,不定时审查几家情报机构的工作,情报机构只凭国会的有限监督根本不足以控制,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张文雅心想“棱|镜|计|划”了解一下,以后你就知道了,情报机构整的大活儿还在后面呢!

还有,“911事件”到底怎么回事?以nsa、cia的能量,不可能事先没有一点点风声,居然就让人这么撞毁了曼哈顿地标,实在不可思议。

众所周知,一件事情经手的人越多就越难保守秘密,一个那么巨大的计划,你要说nsa和cia遍布全球的情报系统居然没有事先察觉,绝不可能。所以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美利坚的情报机构忽略了恐怖‖组织杀到美利坚本土的可能呢?

简直是不解之谜嘛!

阴谋论者提出了很多理论,他们根本不相信cia给出的“情报未受到足够重视”的说法,坚持认为这是军工财团为了开启战争引狼入室;也有人说是小布希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搞出来的阴谋。

要是配合奥利佛·斯通的《jfk》,张文雅选择投军工财团一票。

她想了好一会儿,才谨慎的说:“美国目前在反恐方面行动积极,我可以理解情报机构的必要性。我对情报机构本身没有意见,我只对做出决策的那些人感到愤怒,而且我很难找到那个需要负责的人,是吗?”

金斯伯格说:“要看公诉案件的进展。”

难呀!她这还是背靠肯尼思家族呢,不然的话她可能连雪屋的门都出不了。普通人要是遇到这种事,只能跪下接受现实的摩擦。

她情绪颇是低落。

金斯伯格看着她,“这就失望了?现实永远是残酷的,充满你想象不到的困难险阻,但我们不能因为有困难就停滞不前,而是要更加努力!”她扫了一眼年轻的肯尼思,“你现在拥有的已经比别人多得多,条件也优越得多,想要摆脱被游戏规则统治的命运,就要成为制定规则的人。”

哎呀!真是一针见血!

最高法不制定法律,国会、州议会、市议会才制定法律,所以从政基本议员最抢手,毕竟谁不想当那个制定法律的人呢,很爽的。制定“规则”包含的范围就更大了。

金斯伯格的这几句话与其说是鼓励她的,不如说是说给她和约翰两个人听的。

这个小个儿的犹太女人也会喜欢美国之子吗?她毕业的时候刚好肯尼思总统上台,她没准也跟千万美国群众一样,眼看着白宫之子出生、眼看着总统死于非命,绝大多数女性都比男性更有同情心,她准会同情这个过早失去父亲的男孩。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