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攻略殿下成功之后 > 第20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2节

 

可赵筠如是聪明人,知道府中这位老太君的脾性,或许会因为生怒而犯了旧疾,但绝不会乖乖听孙女的话回去养病,必须得先行了家法、消了自己心头的气再说。

且听对方之言,是“让人送回”,而非“听命送回”,里头的意味就很深长了。

再一细想,她这小姑子虽不像她那榆木脑袋的夫君一样对祖母愚孝,但在平日里的言行举止也算恭敬,不见违逆,此番能把大长公主气到连主都做不了的地步,祖孙之间恐怕起了一桩大冲突。

鉴于她的小姑子好端端站在她跟前,同她言笑晏晏,这场冲突的获胜者是谁不言而喻。

霎时,赵筠如心头大感快意。

她甚至连掩饰都懒得掩饰,笑容灿烂道:“是吗?那可真是巧了。我当时就对你的侍女说,你是个有大福气的,不会出什么事,让她不要担心。你瞧,现在不就被我说中了?”

倒让阮问颖一时想不出该接什么话,有些尴尬地笑了笑,道:“只盼二哥回来知道这件事后,别骂我气倒了祖母就好。”

赵筠如丝毫不怵:“你二哥他就是个拎不清的,他指责你只能说明他脑子不好,你且自来寻我,我替你主持公道。”

阮问颖笑了笑,道了一声“多谢嫂嫂体贴”,继续问:“那家令呢?嫂嫂把她安置在了何处?”

闻言,赵筠如收起了一点笑:“我命人把她和她带着的人都关在了柴房里。不过——说起这事,我想向妹妹求个主意。”

她道:“换了别的奴才,敢像她那样冒犯我,早被我打出府了。可她说到底脱了奴籍,又在长辈身边伺候,贸然处置了她,我只怕会引来什么麻烦。不知妹妹可有什么好法子?”

阮问颖明白她的顾虑,素来只有长辈处置晚辈身边人,没有晚辈处置长辈身边人的道理。家令一职倒是其次,府吏和外头正儿八经的官员还是不同的。

也不好就这样把人放回去,一来不能确保对方不向大长公主告状;二来,她们此番已是彻底撕破了脸皮,谁也不知道此人会不会因此生出恨意,她不能放任一条毒蛇在府里游荡。

她想了想,道:“不如这样,我们说她突发恶疾,看在她服侍了祖母多年的份上把她送到庄子里照顾,让她在府中供职的两个孩子也跟着过去,不必留下来伺候人。”

这是一个很讲究的法子,是在庄子里平安终老还是不治身亡,端看主人家的意愿,是一种体面的明赏暗罚。

当然,也不妨碍真的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恩典,譬如府里不知情的仆役,譬如阮问颖的二哥,能有效避免对方在得知此事后朝妻子说出什么冲动的话,影响夫妻感情。

赵筠如虽在娘家时也学过管家之道,但自从嫁进镇国公府后就跟着丈夫边关长安两地跑,几年下来把兵法背得滚瓜烂熟,倒把这些后宅间的谋算忘了大半,听闻此言,登时如醍醐灌顶,眼前一亮,笑着道:“这个法子好,就听你的。”

笑了一会儿,她又有些迟疑:“不过,公主家令这一去,大长公主那边势必会问,到时——”

“嫂嫂不必担心。”阮问颖笑道,“祖母那边自有我去解释。且我这边正巧多了个人手,能顶上空出来的家令一职,不会怠慢了祖母。”

赵筠如不由得在心里叫了一声好。

谷雨来向她求援时,她还以为情势有多么十万火急,顾不得自己笨重的身子,就疾步而出。

现在想想,哪怕没有她过去救场,以她这小姑子的能力,大长公主也奈何不得,端看原本是后者欲行家法,现在却被前者气得病倒、还被架空了身边人就能知晓。

看来,从今日开始,这府里的天要变了。

六殿下的这份宠,不是谁都能轻易承受的

确定了对公主家令的处置后, 姑嫂之间闲聊起了家常。

阮问颖道:“听谷雨说,嫂嫂用来作说辞的新鲜玩意原本是给我准备的,不知是什么样的物件,可否让我一观?”

赵筠如“哎唷”一声, 摆摆手:“哪有什么新奇物件, 不过是我随口说来糊弄人的,当不得真。”

“且经过今天这一遭, 那些东西已经沾染了晦气, 不能再送给你。等年底我娘家兄长述职回京, 我再送你几样他们任地的风物,保管比你在长安城中见到的都要有趣。”

说笑间, 谷雨在外头求见, 得到允许后带着为难的神色入内,禀道:“姑娘, 六殿下过来了, 此刻正在堂里,等姑娘过去一见……”

阮问颖一惊, 不可置信道:“他怎么过来了?我不是让惊蛰去追回小暑了吗?难道她没有追上?”

谷雨道:“惊蛰追上了, 但那时小暑已经离六殿下的车架很近,两个人的动静惊扰到了六殿下。六殿下命停车细问,得知府中发生的事,就回了过来……”

一时间,阮问颖不知道该说巧还是不巧。

但人已经来了,她不可能不见, 因此她只怔了不到片刻, 就起身向赵筠如告辞:“二嫂, 真是对不住, 我——”

“我知道。”赵筠如含笑打断她的话,撑着腰起身,送了她两步,“没关系,你快去吧,别叫六殿下好等。”

主仆二人告辞离开,采芝命小丫鬟进来收拾待客的茶盏糕点,赵筠如轻抚着隆起的腹部,幽幽叹了口气。

“夫人?”采芝关切地扶住她,询问,“怎么了?可是有哪里难受?”

“没什么。”赵筠如倚着锦榻坐下,“不过是生出一点感慨……都说皇家无情,六殿下却重情重义,一听闻府里出了事,就立即赶了过来。大姑娘真是好福气。”

采芝往她腰间塞进一个靠枕,拉过一张矮几,在榻边坐下,给她捶腿:“这是好事。六殿下对大姑娘越好,府里就能越好,夫人的日子也能更好。”

赵筠如道:“你想哪里去了?我现在的日子就已经够好了,不必奢求更多。我眼红的是人家对大姑娘的这份真情,不知道你们姑爷什么时候能及得上对方一半。”

采芝扑哧一笑:“夫人怎么会这么想?六殿下固然对大姑娘好,姑爷对夫人也不差呀,这些日子里哪日不是夫人说东,姑爷不敢往西?”

赵筠如红唇勾起,哼声道:“这不叫真情,叫胆小。成天对我唯唯诺诺,没点男子汉气概,让我看了就心烦。”

“你说,他在青州领兵时明明挺有血性,怎么一回长安就成了这副模样?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

采芝心道,青州黄沙无际,人在那里待久了,自然而然会染上肃杀之气,不比长安繁华富贵,能洗去一身尘埃。

不说二公子,便是国公大人和长公主殿下,甚至二少夫人自己,面貌在青州和长安时就有微妙的不同。

不过采芝也知道,自家夫人的症结不在此处,遂想了想,轻声道:“六殿下对大姑娘是很重情,可依奴婢看,有的时候,情太重了也未必多好。”

“这几个月里,大姑娘哪次不是夹在大长公主和六殿下之间左右为难?尤其是大长公主,仗着大姑娘得六殿下喜欢,就一直把大姑娘往六殿下身边送……这,简直叫人不知道该怎么说。”

赵筠如轻声一笑:“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可大姑娘和六殿下是得了陛下赐婚的,大长公主这么做,礼数上虽然差了一点,但也没有旁人敢挑。”

“而且,以我们府里这尊老太君的脾气,与其从早到晚给她请安,看她的脸色行事,不如被她推着往外送。起码人家是真心的,会对自己好。”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