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朕要搞基建 > 第113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3节

 

想到他因为自己的连累再不能参加科举,曹清山捶胸顿足哭的上气不接下气,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啊!

祥云楼里,吏部右侍郎薛鹏和工部侍郎刘景山以及国子监祭酒等人坐在一起吃饭闲聊,今日的事对几人触动颇深。

特别是薛鹏,他与曹清山为吏部的左右侍郎,这几年一直互相较劲,虽然平日里不怎么对付,但看着他被一贬到底,心中未免有些兔死狐悲的感伤。

“老曹他平日里为人谨慎,办事也认真,没想到平白被妻弟牵连断了官路。最可悲的是他三代内不能参加科举,他儿子去年才考中了举人。”

刘景山:“也不能说是平白牵连,毕竟收了他妻弟的钱。”

祭酒苦笑道:“在朝为官,谁不收点家中的钱财呢?”

上京物价高,居大不易,官员之间还要礼尚往来。

官职略高或略低倒好一些,就他们这些四五品的官员,每年的俸禄虽然不低,但人情往来少不了银子花费。

每逢年节还都要给上峰送礼,往往过个年把他们过的苦不堪言,加上皇上将丁税改成田税,就算有些田地交完税钱也剩不下多少银子了。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这种事跟谁说理去?

右谏议大夫冯硕突然道:“我发现,陛下的耳目似乎非常厉害,许多偏僻地区发生的事,竟然都能传到他那……”要知道郑州离着上京有上千里远,昌吉县更是听都没听过的一个小地方,皇上居然都能知道发生了这种事。

几个人不由得打了个冷颤,刘景山连忙起身道:“啊,我忘了工部像还有些事要办,先走一步了。”

祭酒也赶紧起身:“某也想起家中的水壶还烧着呢,改日再聚。”说罢也急匆匆的跑了。

留下薛鹏和冯硕面面相觑,赶紧结了账匆匆回了家。

海盗

税收一事在朝中掀起一阵轩然大波,不过效果也是立竿见影。

各地知府立马着手调查起自己管辖的各县,凡是发现借用税收贪污腐败者,全部处理绝不姑息。按照法律该怎么判怎么判,反正不能牵连到自己的官途。

事情结束后,宋玉竹派人去了一趟昌吉县,赏赐了刘长洲,特赐他为忠义之士的匾额,赏银百两,还让当地政府安排他在学校里教书。

当上京钦差带着皇上的圣谕来到刘长洲家时,他激动的挣扎着从床上爬下来,伏在地上磕头谢恩。

钦差亲自上前将他扶起,拍拍他的肩膀道:“受苦了,你的事皇上都知道了。”

这一刻刘长洲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哽咽得泣不成声。

被抓的时候他没哭,被打的时候也没哭,哪怕得知自己残疾,下半生都无法再站起来时,刘长洲依旧没哭。

这一刻却哭的像个孩子一般,仿佛想把自己的委屈都发泄出来。

等他平复好心情,太医帮他诊了脉,腰椎伤的太重了又耽搁了这么久,想要治好已经不可能了,只能给他开了些补身子的药,慢慢调理。

得知自己以后可以在学府教书,刘长洲擦干眼泪,脸上露出欢快的表情。

自己虽然不能再参加科举报国,但却可以教书育人,让自己的学生们考上举人、进士报效国家,这何尝不算是一种传承。

钦差离开后,刘母拉着儿子悄悄问:“儿啊,值吗?”用一双腿换来一个前程,到底值不值?

刘长洲目光清明,语气郑重道:“娘,没什么值不值的,做的事对,便是值得的!”

经过上头雷厉风行的整顿,各地税收全部缴纳完毕,今年共收税两千一百七十万两税银,比过去整整翻了五倍有余!

这么多银子入国库,户部嘴都快笑歪了。过去的刘蔺有个外号叫铁公鸡,想要从他手里扣银子可太费劲了。

如今手里有钱也好说话了,黄河改道?批银子!军中添置兵器,给钱!科研部要经费,给给给!只要别超出限额,户部都是利索的批条子。

宋玉竹把提高官员收入的事,跟户部提了提。

如今大启官员的俸禄还都是按前朝的标准发放的。

从一品到九品,俸禄分别为一品官员每月俸禄一百八十两;二品、从二品官员每月俸禄一百五十两;三品、从三品为一百三十两……依次抵减,九品官员每月俸禄只有十二两银子。

除了俸禄,朝廷还会赏赐一些,布匹、粮食、茶、盐、炭、酒等等。

这些银子看似不少,但除去人情往份和府里的开销,基本上也就不剩什么了。

拿一个普通五品官员为例,一个月的俸禄是八十两银子,全家二十口人,每日的吃用花销就得一两银子,一个月就是三十两,加上添置衣物,文房用品,礼尚往来等等这钱便捉襟见肘。

还有上京的房价也贵的离谱,宋玉竹原以为上辈子首都房价就够高了,没想到千年前就已经被炒的寸土寸金。

想要在上京买一处两进的院子,最便宜也得上千两银子。想要位置和环境都好一些的,最低也得万两打底,一个五品官员不吃不喝也要十年才能买得起。

三品以上的官员,大多是皇上赏赐的宅邸,三品以下就得自力更生了。

所以许多官员不得已都在京郊买房,京郊的房价便宜但位置偏远,为了不延误上朝的时间,他们每日丑时就起来乘坐马车去上朝,夏天还好冬日又冷又困,条件着实艰苦。

还有一些寒门子弟,他们好不容易考中进士做了京官,结果发现房子买不起、饭吃不起,就连送礼都送不起,最后只能走上“歪路”。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宋玉竹除了给官员加薪外,还在常青园附近开发了一个小区。

常青园坐落在皇城西北方向,过去是皇家的御花园之一,后来因为盛朝没落疏于打理,这里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风光。

这块地方之前一直空闲着,隆武帝活着的时候,打算在这里建个露台用作赏月,结果还没建就崩了。后续登基的几个皇帝也没时间规划这里,闲着也是闲着,宋玉竹干脆在这里盖房子,供臣子们居住。

小区是按照后世小别墅的样式建造的,每家的户型都是一样的,一楼是厅房、书房、餐厅和厨房,二楼则是六间卧室,别墅院子里还带有两间倒座和偏房,可以供仆人们居住。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