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节
便是与明珠平分秋色,索额图也依然是内阁大学士,妥妥的权臣一枚:“否则皇上固然会忌惮皇后,害怕长房与三房联起手来,同时也会忌惮我,得不偿失。”
自古以来,皇后+太子+权臣的组合都是帝王最忌惮的。
哪怕秦皇汉武都没有例外,更何况是当今呢。
如果不是芙蓉亲事不顺,再加上她眼热长房,也舍不得送女儿进宫争宠。这会儿听老爷如此说,三福晋也就作罢了。
三福晋这边做罢了,郝如月那边还没完呢,她求了太后给芙蓉指婚。
太后对宫斗和宫务都不感兴趣,却极其喜欢给人做媒,尤其上回给纳兰家做媒有了成功的案例。
至少太后本人觉得还算成功。
所以郝如月把芙蓉的情况一说,太后非常感兴趣,一口一个可怜见的。
本朝崇尚早婚,女子一般十几岁成亲,耗到二十出头就算大龄剩女了。
在这个时代,大龄剩女找小鲜肉是不可能的,只能配大龄剩男或者鳏夫。太后思前想后,把三福晋叫来问话:“听皇后说你还有一个女儿尚未婚配?皇后贤德,很是为她着急,不得已求到我这里。”
谁都知道太后是满蒙之间最后的纽带,但凡让太后指婚,男的要娶蒙古姑娘,比如明珠的儿子,女的恐怕就要嫁到蒙古去了。
三福晋闻言两眼一黑,却不敢表现出来,含含糊糊说:“多谢太后娘娘挂怀,小女有寒症,臣妇还想多留她几年。”
“有寒症就是肉吃少了,为了苗条天天啃菜叶子啃的。”太后给三福晋举例,“你看科尔沁的姑娘,天天吃肉喝奶,就没听说谁有寒症。”
完了完了说到科尔沁了,三福晋腿都软了,一时竟没接上话。就听太后热心道:“皇后难得求我,又是她娘家的事,我自然要管。昨儿已经给科尔沁那边写过信了,很快会有回音,你且回去等喜讯吧。”
三福晋:问都不问就定下了?
自古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父母还没表态呢,媒妁就给安排好了?
话又说回来,太后这个媒妁还真不是一般的媒妁。太后指婚是恩典,不满意也得接着。
且不说三福晋带着“喜讯”,再次白着一张脸出宫去了,只说太后这边将人送走,也是长出了一口气。
心腹宫女问太后:“奴婢瞧着索相的福晋并不是很想嫁女儿,好像与皇后所说不一样,太后为何要管?”
太后喝下一口茶润过喉咙才道:“可不是只有皇后求了我。”
若当真只是皇后来求,事涉外戚,太后还真不一定会管。可皇上也说起此事,太后就少不得要管上一管了。
其实最关键的还不是皇上,而是太子私下对太后说,三福晋当面挖苦皇后生不出嫡子,给太后气得不轻。
当年太后还是皇后的时候,也曾被人这样挖苦过,至今记忆犹新。
不仅如此,太后也是嫡母,也当过后妈,还曾经亲自抚养过当今。
她当时被人这样挖苦,是因为不得宠。先帝那时候独宠董鄂妃,看都懒得看她一眼。
但凡先帝肯分给她一点宠爱,太后必定会生下自己的孩子。
反观皇后,圣眷隆重。皇上明里暗里给她的宠爱,与先帝给董鄂妃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皇后为了太子,居然选择不生嫡子或者晚生嫡子,太后还是很佩服的。
最最难得的是,皇后还说服了皇上。
毕竟事后留与不留,都是皇上说了算的。
皇后为了太子做出这样的牺牲,太后本人都很佩服,却被赫舍里家三房当成把柄反过来对付皇后,太后真的生气了。
尤其太子说三福晋态度恶劣,极会挑拨,把他都吓哭了,太后的怒气终于到达峰值。
不管是为了皇上、太子还是皇后,这事她都得好好管一管。
话说三福晋回家之后,很快把“喜讯”分享给了索额图,索额图都惊了。
他深深看了三福晋一眼:“太后从来是个不管事的,你怎么把她得罪了?”
都是与蒙古联姻,明珠那是娶儿媳妇,他可是嫁闺女。
把蒙古姑娘娶到京城,合适最好,不适合就养着,谁家也不缺这一口饭吃。
嫁女儿就不一样了。
公主、郡主和亲蒙古都没有几个如意的,更何况是朝臣的女儿。
所以索额图没像明珠那样病急乱投医,让女儿变成满蒙交好的桥梁,而是在索党里自己扒拉出一个乘龙快婿来。
“快四十岁的鳏夫?”三福晋只问过年龄,就把鸡毛掸子抄在手里了。
索额图脑门冒汗,福晋从来都是“堂前教子,枕边教夫”,只会在卧房用鸡毛掸子。如今是在厅堂,他连个躲的地方都没有。
“年纪大些稳重。虽是鳏夫却没有子女,况且此人是个有本事的,人品才情都不输纳兰容若。”索额图赶紧解释,罗列出一大堆的好处。
三福晋这才收起鸡毛掸子,哭起了自己苦命的女儿。
翌日,索额图叫了自己选中的乘龙快婿上门,三福晋带着芙蓉在暗中相看。三福晋还好,芙蓉一看差点哭出来。
回到内宅就一哭二闹三上吊,说人家老还丑,嫁给这样的人不如死了干净。
老是老了点,丑却不至于。毕竟礼部侍郎也是要过皇上眼的,有皇上的审美严格把关,容貌不会差到哪里去。
不过分跟谁比,跟纳兰容若一比就算丑的了吧。
可老爷极为看好此人,说他有能力也有手腕,很会做事,打算成亲之后把他从礼部调到户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