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清穿之侧福晋年氏 > 第63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3节

 

如今雍亲王登基,四福晋是嫡福晋,即将被册封为大清的皇后,可是德妃不认同,他们这些奴才也只能跟着,不然早早地就得巴结上去了。

“让她进来吧。”德妃道。

四福晋进来,看到德妃面露哀切道:“皇阿玛驾崩,额娘心中哀痛也要保重身体。万岁爷记挂您的身体,命儿臣来请您早些迁宫颐养天年。”

等四福晋从永和宫一走,再对外宣称太后乌雅氏是因为先帝离世遭受巨大的打击,需要在永和宫静养几日,这样乌雅氏不愿迁宫的事情就不会有人嚼舌根,一道保全了皇家颜面和母子二人的情分。

宫里太后和太妃的旨意已经下来了,然而永和宫那份圣旨被德妃拒之门外。如今虚名对她来说不重要,她只要胤禵尽快回京。

德妃冷着脸,“十四远在西北,如今先帝驾崩,不管身为人臣还是人子,于情于理都应当回京。可你们府上那位四爷却说不让十四回来是先帝的主意。难道我想知道真相,还得亲自到下面去找先帝爷求证吗?”

这话说得就过了。

四福晋垂首,“当时几位王爷都在场,额娘若不信,可传他们的福晋来。”

“你不必在我面前说这些,让胤禛来永和宫见我一面。”德妃态度强硬。

虽说十四贵为皇子,但是等新帝继位后,一代代传承下去,十四这一脉的子孙后代再想这样尊贵体面就是奢望了。

德妃眼睛一闭,这件事她得再为胤禵争取一次机会,哪怕撼动不了胤禛分毫,他们也要尽力一试。

先帝驾崩的第三天,年若瑶等人就被胤禛接到了宫里,暂时居住在养心殿后殿。太妃们已经迁去寿康宫养老,等宫人们把东西六宫打扫干净,潜邸的女眷就能搬进来了。

因现在离得近了,众人抬头不见低头见,连着几日年若瑶都瞧见乌拉那拉氏在永和宫那边吃了闭门羹后,再满面愁容地回来。

她白天要为先帝哭灵,到了晚上去永和宫劝太后,偶尔还要处理太妃们的吃喝拉撒问题,宫务也要尽快熟悉,几乎是连轴转根本没时间歇息,脸色也一天比一天差。

到了晚上,皇上来后殿看望二格格和六阿哥,年若瑶见他眉毛紧蹙,显然这段时间被各种事情折腾得不轻。

太后娘娘不愿意迁宫的消息她也略有耳闻,乌拉那拉氏已经分身乏术,太后那边闹腾地愈发厉害,再这样下去,皇上与太后母子不合的消息迟早要传遍整个紫禁城。

后世与野史对雍正继位的消息传得五花八门,篡改遗诏,抢了亲弟弟的皇位等等,估计这里面太后乌雅氏也出了不少力。

“万岁爷,明儿我想去永和宫陪太后娘娘说会儿话。”年若瑶主动提起。

皇上没想到乌雅格格进宫后都对永和宫敬而远之,年氏竟然愿意主动把这差事揽过来。

皇额娘对自己的偏见已经深入骨髓,不管他解释了多少遍,太后都不愿相信自己是先帝爷属意的继承人。

皇上道:“太后近来情绪不佳,胃口也不好,朕派了多少人去劝都没有用,你有什么法子?”

年若瑶笑了笑,“福晋每日就差住在永和宫了都不管用,妾身觉得先礼后兵的这四个字该派上用场了。”

皇上神色微动,“朕晓得你知道分寸,只要不过火……罢了,随你去了。”

次日,从先帝灵前回来后,年若瑶换了身素色衣裳就往永和宫去。

“是你?”太后见到来人,十分诧异。

论身份,不该是年氏来劝说自己,论情分,年氏更是八竿子都打不着。

“太后娘娘。”年若瑶没有兜圈子,“慈宁宫早就收拾好了,妾身这次来是请您迁宫的。”

太后冷哼一声,显然觉得这件事轮不到年氏过问。

被乌雅氏无视,年若瑶并不觉得难堪,似笑非笑看着太后道:“先帝爷已经去了,您不肯接受皇太后的身份,还守着永和宫和德妃的名号要见万岁爷,到时候母子相见要如何行礼,又要怎么称呼彼此?”

“您何必把这事搞得如此难堪。”年若瑶叹了口气。

“年氏,你狂悖无礼,在永和宫里我岂会容你放肆!”太后怒喝道。

“来人,把她轰出去!”

太后一声令下,徐珪礼已经带着宫人靠近。

红泥拦在年若瑶身前,对徐珪礼道:“我们主子奉万岁爷的命前来,你们敢对她动手就是对万岁爷不敬。”

徐珪礼片刻都没有犹豫,便要动手。他们跟了太后几十年,一切都以也太后的意思行事。除非站在他们面前的是万岁爷本人,不然换了谁都一样。

突然,年若瑶把身旁架子上的山水纹双耳插花瓶捧起来,重重一摔,捡起一块碎瓷片直指离她最近的宫人,“我看你们谁敢!”

宫人们果然不敢再上前一步,年若瑶进一步,他们便退一步。

太后瞪圆了眼,颤声道:“主子和奴才都没有礼教规矩可言,老四把你惯得如此无法无天,荒唐,当真是荒唐。”

她在宫里和宜妃等人斗了几十年,就算彼此恨到了骨子里,当着面也是和和气气地互称姐妹。

用惯了绵里藏针的迂回法子,见到年氏真刀真枪的时候,太后反而不知如何应对。

过了半晌,她选择隐忍先退一步,“让胤禛当着文武百官和十四的面,把先帝爷临终前的话再说一遍,他一日做不到,我便一日不搬离永和宫。这件事我绝不会让步,纵使你巧舌如簧也无济于事。”

若万岁爷真这样做了,更给了那些人造谣他这皇位来路不正的机会,乌雅氏竟要把自己亲生儿子逼到如此绝境,年若瑶倒吸了口凉气,她都替万岁爷感到心寒。

“太后娘娘这样做,无非仗着自己是万岁爷生母,十四爷是他的同胞兄弟。恕妾身直言,本来母子和兄弟情就不多,娘娘也不怕这一通折腾,把这一点微薄的感情都耗尽了。”年若瑶眼眸里是毫不掩饰的嘲弄与讽刺。

永和宫的宫人们听得头皮发麻,在宫里那么多年,人人都知道太后娘娘偏心幼子,可人人都不敢把这话摊在明面上讲。

“哼,”太后重重地哼了一声,对迁到慈宁宫一事还是不肯点头。

太后执意如此的态度彻底让年若瑶失去了耐心,“娘娘这一碗水若是端不平的话,我不介意把碗给砸了。”

年若瑶示意自己带来的几个宫女上前,“娘娘是自己移驾慈宁宫,还是让她们帮把手,先帝爷驾崩,娘娘忧思成疾病倒在寝宫,这个理由倒也合情合理。”

“你要对我动手,是老四和乌拉那拉氏让你做的?”德妃又惊又怒。

“这件事何必劳烦万岁爷和皇后娘娘,得罪人的事情我来做,罪名我来担,只要将来帝后二人记得我的好,现在被太后娘娘记恨又如何?”

反正,她以后是要在皇上和皇后手底下过日子,坚定地抱好皇上的大腿,比巴结十个太后都靠谱。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