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我要升官(2)
“有御史直接管理,直接奏报于皇上,下面的人就不敢小斗当大斗,更不敢以次充好!”李至刚继续道,“如此,既不让农人百姓吃亏,又能杜绝亏空贪腐!”
“爱卿言之有理,继续说!”朱允熥说着,瞥了外头一眼,“都是木头吗?没见李爱卿的茶都凉了,赶紧换热的来!”说着,又道,“说了这么久爱卿饿了吧?”
眼看大总管王八耻亲自端着热茶进来,李至刚激动得手都不知道往哪放。
下一秒,又瞬间如遭雷击。
就见朱允熥从盘子中拿了一块桃酥,一掰两块,“来,爱卿先垫吧一点!”说着,笑道,“给你吃这边大的!”
“臣”一时间,李至刚眼眶子通红。
“为官二十多载,今天才算是知晓个中滋味!”他心中暗道,“皇上竟然亲手给我掰了块点心?”
朱允熥咬了一口桃酥,用茶水送下去,“爱卿接着说!”
“为了杜绝常平仓的种种弊病,臣以为还应把常平仓和各地的军仓联合起来!”李志刚咬牙开口,“常平仓以前都是用于民,现在可以用于军!”
“凡一年以上积粮,待新粮入库之后,马上充做军粮发往边镇各地!”李至刚咬牙切齿,“官仓的仓粮亏空都是倒卖和截留,之所以敢这么干,就是因为对不上数!可发给大头兵的吃的,谁敢对不上?谁敢以次充好?谁敢用发霉的粮食糊弄?”
“妙!”
朱允熥真想拍手叫好。
官仓中的陈粮发往军中,不但是物尽其用省得那些粮食发霉变质。更能给朝廷,节省一大批开支。
更重要的事,这样的改革直接和朱允熥推行的军务改革对应上了。裁撤了军中的老弱之后,下一步就是取消军户制度,卫所的屯田大大缩减。
那些多出来的田地,直接归属国家或是安置百姓,或是发卖都能充斥国库,一举多得。
“然后!”李至刚又道,“鼓励粮食商贸,准许商人南北贩运粮食!”说着,他顿了顿,“国家之官仓为养军救民之储,而百姓口中之食,当赖以商业!”
“当然,商人都是无利不起早,必有利可图!”李至刚沉吟道,“为了鼓励粮食商贸,无论是南北运河还是海运,都可以适当的,给予一定的免税!”
买的人多了,卖的人的人也就多了。
商人做粮食贸易要卖粮,就会跟国有的常平仓进行价格战,那么受益的是农民,而农民也多了一条可以卖粮的渠道。
国家为了稳定市场的粮价,可以减免税收用作扶持。
朱允熥沉思片刻,“朕想问,假如假如百姓因为价高把粮卖给商人,一旦地方出现灾情了,那如何应对?”
“鼓励粮食商贸的前提是常平仓必须有足数的粮食!”李至刚不假思索,“而且,灾情也看大小。大灾,各州府还是要中央救济,常平仓力有不逮。但是小灾,足以应对!”
“另外,就以去年的淮西水灾为例!朝廷动用了扬州大仓,徐州大仓,还有京仓的粮食!”李至刚又道,“是平息了灾情,但运损极大,且耗时日久,还要征发民夫!”
“可若是以朝廷的名义让粮商们筹备呢?朝廷只需要出市价,不用考虑损耗,也不用征调民夫。”说着,李至刚顿顿,“粮商们是会吃亏,但吃亏的地方朝廷可以不出钱,再减免赋税即可!”
“爱卿大才!”朱允熥一拍大腿,“朕怎么早没早没发现爱卿的才干?”
“现在也不晚,我的好皇上!”
李至刚心中大喜,跟吃了蜜似的。
接着他马上道,“其实,说严管官仓,臣心中也是藏了私心的!”
“你既然这么说,私心也是公心!”朱允熥道,“但说无妨!”
李至刚精神振奋,“新政要在南方实行,光是清查不法士绅挂田免税只是手段其一,而且颇为艰难。再配合上严管官仓,鼓励粮食商贸,则可一帆风顺!”
说着,他小声道,“江南的士绅可不单是在田地免税上做手脚,我朝实行粮长制,他们征粮之余也做粮食的买卖!”
朱允熥瞬间秒懂!
李至刚还没去江南呢,就给那些豪门大族想好了罪名,还他妈不只一条!
“爱卿说到朕的心里去了!”朱允熥皱眉,“可是,新政已是万难,官仓之事更难!非没有大毅力之人,难以胜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