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雄兔眼迷离 > 第119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9节

 

面前饭食早已凉透,有狱卒恶言:“状元爷是吃多了民脂民膏,这粗茶淡饭就咽不下去了吧。”苏凔只缩在角落,并不应答。

自他下狱第一天,便有个狱卒趁着贴身的功夫交代,除了他亲自送来的东西,别的,连水也不能动。还特意大了嗓子喊:“这里头多了畏罪自尽的大人,状元爷可想开些,没来的让我们这些狗腿子替你陪葬。”

一众人笑着称是,苏凔知他是提醒自己千万别乱吃东西,免了被人来个死无对证。虽不知这狱卒是谁授意,但心底多有感激。只是,这狱卒送饭原是轮流,于是苏凔便有一顿没一顿的饿着。

好在,落到这步田地,本没什么心情吃喝,也就不觉得有多难以忍受,反倒是心理上的压力让人颓靡不振。苏凔本就是只惊弓之鸟,再加之四周惨叫声不绝于耳,更是终日惶惶。而此刻,薛凌的平意,应是恰好掠过鲜卑人的脖颈,扯着石亓几人遁地飞天。

怨不得苏凔,薛凌幼来习金戈,自是少年鞍马尘。苏凔却是开蒙识孔孟,现如今,

便落得个,儒冠多误身。

------------

佳偶

一梦光阴老,夏日岁月长。薛凌临睡前与江玉枫一阵口舌,少不得在床上多了几番辗转,这一眯眼,睁开就是天光。绿栀一声尖叫后又是惊喜的喊:“小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她本是每日早间来打扫房间的,原已习惯屋子里空空荡荡,今儿推门赫然见地上外衫凌乱,灰扑扑的料子甚是粗糙,不像女儿家衣物,恐是有生人进了房,吓的大呼,正欲叫人,薛凌便从锦被里探出个脑袋,揉着眼睛似还未睡好。

手头端着的水洒出大半,绿栀也顾不上收拾,开开心心将铜盆搁一旁,去捡地上衣物,又嗔怪道:“怎穿上这等东西,倒了全身都痒”,捡起来抖了抖,又道:“也不妨事,我去收些薄荷叶煮水给小姐泡泡,祛毒解乏,小姐你去哪了,李伯伯天天念叨。”

薛凌仰着脑袋,稀里糊涂盯着面前人影噼里啪啦说了一长串,她却一句话也没插上。盯了好半天,直到绿栀过来在她眼前晃了晃手,薛凌才反应过来,回京了,她真的回京了。

回到了整个大梁里她最安心的地方。

薛凌目光移到绿栀手里的袍子,不自觉笑了一声。她这一路回来,都没换件衣裳。昨夜进了这间屋子,就迫不及待的想要仰躺在床上,一如往些年,总想在平城外的草皮子上滚几个来回。喜怒无从说与人知,哀乐又不能太过表露于脸,唯有平躺在某个地方,把四肢百骸都摊开,似乎那些情绪,就能与天地同享,不再是一个人独吞。

绿栀惯来摸不透薛凌在想什么,只这时候已不像在齐府做下人时那般拘谨,瞧着薛凌笑的奇怪,便上前推了一把,道:“小姐笑些什么,可有告诉李伯伯你回来了,今儿早上想吃点什么啊,这一月多都去哪了。”

薛凌将被子踹开,捋着里衣要起床,却并没回答绿栀诸多问题,反问道:“这院子天天都那么热闹?一大早就能听见门外麻雀似的。”

她还未完全清醒,语调冷冷淡淡,听不出情绪。若是搁在以前,绿栀定会想是不是扰了薛凌清梦,惹她不喜。现今却是早把薛凌贪睡的习惯忘了个干净,听她问起,十分得意的回答道:“小姐还不知道,李伯伯的药铺开张了,好些人来我们这求医呢,一天天忙的脚不沾地。”

话音刚落,她便把那件袍子往薛凌手里一塞道:“可不能在这耽搁了,一会李伯伯开的方子又堆成山啦,小姐你可快些梳洗了,我抽空去看看厨房都有些什么早膳拿给你”。说完便小跑着往门外去,到了门口,又回过头懊恼道:“小姐可别在穿那衫子了,你的旧衣都在原处,娘亲浆洗晒过的。”

薛凌瞧着绿栀没了影,在床沿边又呆坐了半晌。老李头开了个药铺,她昨儿回来就瞧见了,还看了大半个傍晚呢,怎能不知。存善堂,这名字倒是有意思的很。想来和平城起名一个路子,随口捡着吉祥话往那牌匾上套。

思绪这么一跑偏,薛凌心头忽而就抖了一下。她见平城不平,安城未安,存善堂,能存住什么东西?她下意识要去摸手腕。左手搭上去才记起,昨晚回来此处后,平意就随手丢开了。即使江玉枫来了,她也未曾去找。没能触及那点熟悉的冰凉感,慌乱瞬间席卷全身,吓的她抓住锦被一角,直接掀到地上。

然平意并不在床榻之间,情急之下,薛凌居然记不起昨晚是丢哪儿去了。赶忙起了身要寻,看见绿栀端进来的水还放着,走过去朝脸上撩了两把,才清醒了些。这个地方,老李头在一日,就一日是悬壶之地,一日是她薛凌的心安之所。

此心既安,何意须平?她不必找的。

晨间风微,床头荷包只轻晃了两下,里头孔明锁哑然。薛凌抹了抹脸上水珠子,依着绿栀所言去寻了旧衣。果然是好生浆洗过的,且应是老李头加了什么叶子花茎类的玩意在水里,一股子天然的草木气。

虽惯来瞧不上这些风风雅雅,但闻着清新,总是让人心情愉悦些。绫罗软缎,离了也不觉得有啥,可这会一换上,又瞬间觉得胡人的衣物,真不是人该穿的东西。她本就不心疼日常所用,那件袍子落地上,又被来回着踩了几脚自是也懒得去捡了,搁着一会丢了便是。

京中好广袖,女儿衣物多如此。宽松的袖沿难以遮住腕间那道疤,薛凌将里衣尽力扯了扯,瞧着铜镜里的脸与一月前似乎并无差别,才舒了口气。转而将自身包袱拖出,从里头拿出根婴儿手腕粗的参来,上头须子还系了根极好看的红绳。

这应是最冬北处雪山林子里长出来的东西,宁城算是奇货,许是比京中价更贵些,买的十分不划算。但薛凌不辨药材,又不缺银子,只管找了家行当,财大气粗挑着贵的买。凡掌柜说声有奇效,她就往行囊里塞,压根没关注过那些物件都是哪的。

这么一琐碎折腾,绿栀都在外转了几个来回,先招呼小伙计石头把要晒的药材晾到院子里,自己晒的东西,更便宜些。医药费便能给病人多省几文。

炉子里也赶忙着添了新炭,自存善堂开张,这火就没熄过。四五种强身健体的汤药是日日都熬着的。有个轻微头痛脑热,也不必抓药了,就着喝一碗,不行再灌些走,倒省了诸多麻烦事儿。

赵姨两口子也没闲着,她二人不识字,认不了方子,没法儿在前堂帮忙,便承包了存善堂一干人等衣食住行,外加给前来问诊的病人添茶加水。后院那块药圃满满当当种了数十种草药,自然也是绿栀的爹精心侍弄着。

老李头早已坐在那搭脉,听得绿栀百忙中喊了一声说是小姐回来了,他倒是想去看看薛凌,却没忍心叫病人先等等。想着薛凌自会过来,也不急这一时。

平城事?他这会还真没有问薛凌的打算。宋柏的话已经带到,多年心结已了。倒不是对弋寒毫无情谊,可这存善堂里啊,

多的是活人水深火热,哪能时时惦记亡魂死不瞑目。

------------

佳偶

早间阳光暖而不躁,院角那一棵石榴树上竟还有大团大团的浓烈,看模样,真是能开到七月中去。薛凌拎着人参,缓步转了一圈。遇到绿栀老爹正给药圃淋了水,见了她分外局促,恭着身子行李,一连喊了好几声小姐。

薛凌心情好的很,干脆扬了扬手上人参道:“老伯客气,可要拿些参须去熬汤”。说罢也不等人答话,自顾扒拉下来好几根往人手里一塞走掉了。她不知这玩意能有个什么用,自来吃汤喝药的机会少,但听得那药铺掌柜把这东西吹的能起死回生,便大手笔的分了一份出去。想来,这老头子总是能补补的。

齐府家风颇好,自是未曾有过什么苛待下人的事发生。绿栀一家在齐府也过的并不那么艰难困苦,只是到底高门大户规矩多,赵姨二人又都是粗使下人,免不了常有自贱身份。薛凌本也没在存善堂呆过几天,然每次相处,就这幅随性做派,反叫俩老人有些无所适从。大半辈子的尊卑分明,哪能忽而就天下皆平生呢。

院里人群熙攘,但一眼看上去,几乎都是些鹑衣鹄面。薛凌倒想的透,但凡有几个钱,也犯不上到这来让老李头瞧。她当初买这小院,求的就是个静僻安稳,没想到这一闹,倒不输了临江仙。

薛凌想的与现实有些出入,老李头的半吊子功夫,实在称不上良医。他自个儿也颇有自知之明,从不对人藏着掖着。但凡有拿不准的,就让病患另谋高处。这里之所以热闹,实则是药便宜,常有人去别处开了方子后来这拣药。

且存善堂日日熬着各种药茶,有没有钱都能喝上一碗。只是,来晚了,便没了,故而一大早反成了院里最繁忙的时候。自薛凌出了房门,和绿栀打了好几个照面,也就是匆匆两句,然后又来来回回的奔忙。

等她行至老李头坐诊处,也没能立马进屋,还好几个病患等着求医。存善堂的凳子都不太够用,有些人就顺势坐在门前石阶上。这种嘈杂地儿,薛凌惯来不喜,这会居然也心平气和的站着看了好一会。

瞅着终于有个空档,便揉了揉脸,让笑容更灿烂了些,进屋高喊:“李伯伯”。手上那只人参被提至空中,摇晃的甚是欢快。

老李头虽挂记薛凌,却一直未得闲,瞧着少女蹦跳进来,赶忙站起身喊“小少爷”,只是才看了薛凌一眼,目光就被那截参吸引了去。三两步跑到薛凌面前,双手接过来仔细看着,连声问“这哪来的?”。看了好一阵,仍没舍得放下,道:“竟是真的,这得多少年能长这么粗。”

薛凌得意中又添了些不屑,仰头走到老李头原本坐着的椅子旁,一翘脚,分外嚣张的坐到椅子上,道:“当然是真的,本少爷还能走了眼”?她没深究过药理,好东西却是见的多了,哪能被人糊弄了去。

屋里还有寥寥数人站着,箪食瓢饮本就养的一副凄苦相,加之来这的多少是有病气在身,对比之下,倒衬的薛凌格外娇俏玲珑。

来这存善堂的,多是知道有个绿栀姑娘花儿一般嫩,今日又见跑出来个小姐也是果儿脆生模样,少不得要暗自揣测薛凌身份。屋里几个人自然也是好奇者甚,本是要顺嘴问老李头一句,也好多套套近乎。瞧着薛凌这一番动作,又自称少爷,着实是傻了眼,只交头接耳私语,倒无人上前搭话,更莫说是来催老李头了。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