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大明国师 > 第775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75节

 

“老师,俺明白了。”

——————

姜星火离开了东宫,回到自己的府邸中。

作为大明朝廷中最显赫的人物,他那座位于南京城核心区的偌大府邸已经落成很多年。

随着王斌把沉重的侧门缓缓关闭,外界的喧嚣与繁华也被一并隔绝,只留下这深宅大院中的清幽冷寂。

府邸内灯光稀疏,只有几盏灯笼在夜风中摇曳,发出微弱而柔和的光晕,像是点点星光,洒落在地砖上。

姜星火安静地走着,院落里,假山静立,池水无声,连那几株老树也仿佛陷入了沉思,静默地伫立在夜色中。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气味,与夜晚的凉意交织在一起,让人不禁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安详,偶尔远处,还传来几声悠扬的笛声。

“老师。”

于谦迎了出来。

十七岁的少年郎身穿一袭青色常服,衣料虽不华丽却洗得干净,透出几分书卷气,他的身影在微微摇曳的光下显得愈发瘦削而挺拔,透出一股子不屈不挠的劲头。

姜星火望过去怔了刹那,满眼都是当年的自己。

“温书完了?陪我走走吧。”

于谦点点头。

在这座府邸里,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姜星火和于谦的身影在灯火阑珊处若隐若现,姜星火缓缓踱步,似乎在品味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自在。

然而,在他的身影里,又隐约透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孤寂。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敕,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姜星火停在回廊中的竹林面前,低头清吟。

他抬起头,看着身边的弟子:“我本属意闲云野鹤过此一世,奈何白衣卿相,一着不慎反倒成了真的卿相,这么多年困顿樊笼,也不知何日能复归自然。”

姜星火语气中的疲惫几乎未加掩饰,他虽然身居高位,但他却始终是一个孤独的人。

只有这一刻,那些权力与地位的争斗,那些朝堂上的勾心斗角,才变得遥不可及。

于谦想了想,只是说道:“我读史书,闲暇时常有思量,不知诸葛武侯六出祁山之间,于成都草堂小憩,可会有一日疲惫中,睡午觉梦到自己还是当年在南阳隆中,酣睡到日头高企的少年郎呢?”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大约是有的。”

“那很累吧。”

姜星火苦笑道:“哪有不累的道理?一国军国重事都在肩膀上担着,不过是心火未熄,不得不强撑罢了。”

于谦忽然笑道:“那老师可要做好榜样,若是日后我也有这么一天,念及今日,才有力气挑着万斤重担踽踽而行。”

“好好好!”

姜星火拍了拍他的肩膀,难得露出笑颜:“你有这份志气,再好不过了。”

“老师心情还难过吗?”

“好多了。”

姜星火继续前行:“不过是物是人非,故友凋零,难免感慨罢了。”

这些年大明的变化很大,姜星火身边之人的变化也很大。

他有通天本领,可终究敌不过时间。

太常寺卿袁珙在永乐八年,以七十五岁高龄寿终正寝。

鄮山先生高逊志在强撑着一口气,完成了经史分流的大作《春秋国史》以后,在永乐十年以七十岁高龄病逝。

高逊志的老朋友,跟纪纲玩“躲猫猫”玩了很多年的茅大芳也在同年被锦衣卫于江北抓获,行刑之日茅大芳面南拜而亡,余党尽除。

孔希路也在今年的年关,硬挺着成功研发出了青霉素后,以八十五岁高龄驾鹤西去。

这些旧友的相继离世,难免给姜星火带来了相当的负面情绪,尤其是老和尚也踏上了环球航行的舰队,此去不知是否还能再见,也让姜星火的心情愈发阴郁了起来。

而景清的两个女儿,已经被他养大成人,一个嫁给了朱瞻基,一个嫁给了朱高煦的长子朱瞻壑,是不是孽缘,姜星火也说不好。

妹妹姜萱也有了好归属,嫁给了邻居徐景昌,两人少年相识,如今夫妻恩爱,定国公徐景昌既是自己的弟子,又是最重要的支持者之一,姜星火虽然心头不舍,可也不好说什么。

当年雪中捡回来的小乞儿,也成了大天界寺的和尚,此番随着姚广孝一同出海,半路在南天竺下船学佛经,不知多久能回来。

最让姜星火上心的是,婶娘也在开春的时候病故了。

在十多年前姜星火有印象的时候,婶娘的肺就一直不好,一直咳得厉害,这些年吃了很多药和补品都没什么起色在病危的时候,甚至连刚刚研发的青霉素都用了,可依旧无济于事。

很多人都离开了他的生活,这使得姜星火显得更加形单影只。

姜星火本就是时空长河中的旅人,他本来已经习惯了这种孤寂,只是这次弃船上岸,他遇到了太多的人,也有了不少美好和牵挂,以至于投入了太多的感情和期待,竟像是《桃花源记》中的旅人一样,重新从一片繁华中褪去,变得孤身一人的时候,竟有一种难掩的落寞。

他改变了很多,但还有很多事情,他改变不了。

所以,伴随着朝堂斗争的加剧,姜星火难免有心力交瘁之感。

可有些事情,他不能跟于谦说。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