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大明国师 > 第754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54节

 

武将们个个面露喜色,他们知道朱高煦若是登基,必将重用他们这些武人。

而文官们虽然心中不满,但也无可奈何,只能随声附和或是沉默不语。

朱棣看着下方的群臣反应不一,心中明白这个决定会引起一些波澜,但他相信自己的决断是正确的,朱高煦有能力承担起储君的重任。

这时,朱高煦从群臣中走出,跪倒在朱棣的面前。

他激动万分,眼中闪烁着泪花。

朱高煦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储君之位来之不易,更明白自己肩上担负的重任。

“儿臣定当不负父皇厚望,尽心尽力辅佐父皇治理天下。”

在奉天殿内,当朱棣宣布册立朱高煦为储君的那一刻,朱高炽仿佛被雷击中,整个人僵在了原地,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眼神中充满了失落和不甘。

朱高炽一直以来都是个稳重而仁厚的皇子,他虽然没有朱高煦那种锋芒毕露的勇力和脾性,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执政风格,他重视士绅的声音,关心百姓的生计,深受文官们的爱戴。

然而,在这一刻,他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化为了泡影。

朱高炽感到自己的心在滴血,仿佛被无数根尖刺同时扎入,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

——父皇还是不喜欢不像他的自己。

朱高炽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努力站稳肥硕的身子,他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失态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

然而,他的眼神却出卖了他,朱高炽的眼神变得黯淡无光,目光失焦地望向远方,仿佛在寻找一个可以逃离现实的出口。

在册封大典结束后,朱高炽默默地离开了奉天殿,他没有跟随群臣一起向新储君道贺,而是选择了独自离开。

他胖胖的背影在阳光下显得那么孤独和无助,仿佛整个世界都与他无关了。

这场储君之争虽然结束了,但朝中的风云变幻却才刚刚开始。

朱高煦被立为储君后,整个朝廷都为之震动,尽管有些文官心中不满,但无人敢公然反对皇帝的决定。

与此同时,大皇子朱高炽的日子却越发难过,他原本就身体孱弱,加上这次打击,更是心力交瘁。

回到府邸后,朱高炽将自己关在书房中,整日闭门不出,拒绝了所有来访的宾客。

在这段时间里,朱高炽仿佛变了一个人。

他除了读书,还开始在府邸中栽种花草,每日亲自浇水施肥,看着那些生命从种子一点点破土而出,逐渐茁壮成长,朱高炽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

朱高炽甚至还养了一只白毛小狗,这是朱瞻基捡回来的。

这些小小的生命仿佛在告诉他,即使遭遇了挫折,也依然有重新开始的勇气。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高炽的心情逐渐平复下来,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思考自己的未来。

坚韧如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韬光养晦,暗中积蓄力量。

朱高炽明白,自己虽然失去了储君之位,但仍然是父皇的嫡长子,在朝廷中拥有强大的势力,是父皇用来制衡太子的重要手段。

在这一点上,朱高炽看的反而比朱高煦更透彻。

朱高炽不相信自己这个飞扬跋扈的弟弟能在某些事情上忍得住,因为太子这个位置,要承受的压力是无法想象的,上下总得得罪一头,而很多事情难免与皇帝的立场相悖。

更何况,朱高煦和姜星火两两相加,已经足以威胁皇权,他在等着朱高煦广结党羽,公然挑战朱棣的权威,甚至暗中谋划篡位之事的时候。

这场较量,在朱高炽看来还没到结束的时候,或许还会持续下去,十年、二十年

欧洲

在浩渺的大洋上,郑和的宝船舰队宛如一条巨龙,蜿蜒地航行着。

两千料旗舰桅杆高耸,帆布饱满,船身镶嵌着象征大明皇威的金色龙纹,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整个舰队所到之处,海浪都仿佛畏惧三分,轻轻退避。

这一日,瞭望手忽然报告,前方出现一支陌生舰队。

郑和站在旗舰的甲板上,用望远镜过了一会儿才远眺到那支逐渐清晰的船队,只见那些船只虽不及大明宝船雄伟,但也颇具规模,船帆上绣着奇异的图腾。

很快,有消息传来,确认是锡兰岛上甘波罗王国的舰队。

郑和眉头微皱,这个位于满剌加海峡以西的岛上的国家,对大明的态度一直模棱两可不算友善,却偏偏是姜星火的计划里必须要控制的地方。

锡兰岛即后世的斯里兰卡,最早由属于印度雅利安语系的部落其首领僧诃罗率领移民到该岛,故其部落也称僧诃罗人,是锡兰岛人口最多的民族。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将该梵文kāi音译为“僧迦罗”,义静《求法高僧传》音译为“僧诃罗”,华夏史籍因其特产狮子所以多称“狮子国”。

由于南天竺诸邦国的势力分布实在混乱,所以之前郑和对锡兰王国一直保持了比较谨慎的态度,并未贸然动兵,不过通过之前在古里、柯枝等几个王国的港口通商,郑和算是搞清楚了南天竺的状况。

南天竺虽然有数十个邦国,看起来非常混乱,但这些邦国主要就是两种人构成的,一种是泰米尔人,一种是马拉雅兰人。

泰米尔人主要信印度教中的个人专奉一神的“守贞专奉派”,而马拉雅兰人则信奉“蛇神”,主要特点是母系社会和大家族制。

这两种人从外表、衣着和饮食习惯上来讲还是很好分辨的。

从外表上看,泰米尔人肤色较黑,鼻子小而扁平,嘴唇厚,头发黑而浓密、卷曲;拉雅兰人起源于达罗毗荼人,是在雅利安人入侵以后和达罗毗荼人大规模通婚产生的,因此现在的拉雅兰人从外表上看肤色较白,鼻梁适中,嘴唇薄。

从饮食习惯上看,泰米尔人食物以大米为主食,喜吃酸辣、椰油和荤食;拉雅兰人则用竹筒蒸大米椰子饭,或用椰子汁煮大米、干果、豆饭,穷苦人家以鱼类和薯类为主食。

但无论是泰米尔人还是马拉雅兰人,衣着都是差不多的,男人通常只缠一条两米长的围裤,有的还披一条小布单或穿一件无领长袖绸衫,女人喜欢穿带金银花边的纱。

而现在的锡兰岛上,也有两个王国,一个是泰米尔人的王国,一个是僧诃罗人的王国。

泰米尔人的王国“贾夫纳王国”占据了锡兰岛的北部沿海一小部分区域,而锡兰岛的主体由僧诃罗人占据,大明所指的“锡兰国”其实并不准确,但总体来讲,在大明的概念里,锡兰王国就是僧诃罗人的王国“甘波罗王国”。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