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大明国师 > 第663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63节

 

时也势也,便是因缘际会到了这里。

当初在内阁,胡俨是第一个挺身而出,反对变法的,他的理由就是变法难以培养出一个得利阶层。

这话就仿佛是回旋镖一样,在两年后的今天正中他的眉心。

作为国子监的祭酒,也就是校长,胡俨的态度和言论都没有错,教书育人,确实是要诚心正意。

可惜他站在了生员们的对立面上。

“能查出来谁写的吗?”

胡俨定了定神,问道。

解决问题很难,但解决有问题的人很容易。

面对上万生员很难,但面对一个搞事的人很容易。

前者只有姜星火能做到靠着精湛绝伦的学术水平令其等慑服,而后者胡俨作为祭酒,足以用手中的权力让他知道什么叫规矩。

王允绳摇了摇头,说道:“目前还不能肯定是谁干的,只是有迹象表示,这封信是从老生员里传过来的,可以查,但我觉得应该没什么用。”

胡俨皱眉,他思考了片刻,说道:“我先去见一见生员们。”

上午,国子监生员就在课室和广场中集结了起来,情绪都很激动。

也有人阴阳怪气道:“这次的事,是我们自讨苦吃,怨不得别人,只怪当初自己不争气,没能熬过科举,不然现在不是进京赶考直接二甲点庶吉士了?”

“可是咱们都临近结业了,若是这事捅到朝廷,咱们岂不是要被责罚?”

“责罚?我看是法不责众才对吧。”

“话虽如此,只可恨的是有人两面三刀,难不成我们这些做弟子的,还会碍了他的前途?”

“我赞同闹起来,闹到朝廷知道就管事了!”

众人纷纷附和,一时间激昂澎湃,似乎忘了自己是怎样进入国子监的。

年轻人就是这样,只要关乎到自己的理想和利益,被人鼓动一番,很容易就陷入到这种盲动的狂躁状态,听风就是雨,还没怎么样就开始应激反应,古往今来多少例子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数都数不过来了。

这种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对于众人来说,闹大了或许有益处,但被压制下去,也没什么害处,所以为什么不跟着闹一闹呢?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嘛。

然而这种热血沸腾的氛围并没有持续太久,便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

随后,一个人快步跑了进来,他满头大汗地冲进来后,便对着众人说道:“不好了!”

众人连忙问道:“何事惊慌?慢慢说。”

那人喘息了两口气,接着指着门外,说道:“祭酒来了!让各厅、堂博士通知集合在监内的生员。”

“国子监大门被堵了!很多要外出的生员都闹腾着,还是不肯放行,甚至”

他抬眸扫了众人一圈,咽下唾沫,继续道:“还有锦衣卫过来站岗。”

说话时,来报信的生员目光一直落在范惟兴上,自从太平街事件后,他就隐约成了学生中支持新思想的代表人物,积极组建热气球研究小组,在科学厅中学习讨论,甚至发表的一篇学术文章短篇,还上过《明报》。

见周围人,似乎都在征求他的意见。

范惟兴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人的身影,眼角狠狠跳动了几下,他低垂着眼帘,嘴唇紧绷着,许久之后才吐出一句话:“我们去见见祭酒大人,看看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好!”

国子监西侧。

胡俨站在国子监“率性堂”的牌坊底下,仰着头望着率性堂前面高耸巍峨的门,喃喃说道:“这扇大门曾关闭过,这些国子监生从里面出去,又有几个能全身而退呢”

追上来的王允绳轻轻拉了拉他的袖子,说道:“祭酒,怎么不走了?”

胡俨摇了摇头,道:“没事,走吧。”

国子监是管理等级森严的学府,在这里,胡俨作为最高长官,虽然平日里都是一副醇儒姿态,但关键时刻雷厉风行起来,他的意志还是马上得到了贯彻。

监丞指挥各厅、堂的博士,召集下属的助教、学正、学录,按照三级六堂进行临时管制。

国子监的学生,主要分为三个级别,也就是初中高三级,初级班有三个堂,正义堂、崇志堂、广业堂;中级班有两个堂,修道堂、诚心堂;高级班只有一个堂,叫率性堂。

被召集控制的,主要是率性堂,也就是马上要结业进入仕途的这批生员。

当然了,也有跟过来看热闹的生员,其中尤以外国人最为不怕事大。

这里面就有琉球国的几位王公子弟,带着刚刚来南京没多久的吕宋留学生,在一旁的矮墙上探头探脑。

琉球留学生,其实也刚来大明没几年。

琉球大明的留学生有“官生”与“勤学生”两种类型,“官生”一般是琉球的贵族子弟,入学于南京国子监,“勤学生”则是在福州当地的府县学习。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按琉球国自己的话说,就是“切缘本国僻在海中,既无学校之育才,安有经书之讲习,虽蒙天朝屡遣廷臣俯临遐国,终鲜识字人才,切详夷人不学衣冠,恐风俗愈致乖讹,今遣本国贡船只前来,愿随赴京入监读书”。

琉球国很上道也很诚恳,对此老朱很开心,洪武二十四年三月大笔一挥,谕礼部“琉球国中山、山南二王皆向化者,可选寨官弟男子侄,以充国子监,待读书知理,即遣归国,行文使彼知之”。

琉球国是对外的统称,内部是分裂的群岛国家,但跟大明交往方面,态度基本上是一致的,老朱此旨艾特转发给了琉球国中山王、山南王以后,马上就得到了积极响应。

洪武二十五年五月,琉球国中山王察度及其子武宁遣其使渥周结致等各进表笺,贡马,察度又遣从子日孜每、阔八马,寨官之子仁悦慈入国学读书。同年十二月庚申,琉球国山南王承察度遣使南都妹等贡方物,并遣侄郎尾及寨官之子实他卢尾、贺段志等赴国子监读书。

这些留学生,都是琉球国内三个王官派出来的,多为王亲国戚和首里贵族子弟,如国王从子、王相之子、寨官之子等。

而除了回去继承王位的,这几年也陆续派来了一些新的留学生,比如朱棣即位后,琉球国山南王汪应祖就遣寨官子李杰等人赴国子监求学。

因此,在场看热闹的琉球留学生,便是琉球山南国的李杰、贺段志,他们带着吕宋国的留学生,也就是大王子,呃现在他有了一个新名字,叫吕恭,因为吕宋国本地土话翻译过来的名字太长,朱棣就随手给他赐了个信达雅的名字,吕宋国来的嘛,那你就姓吕,单名一个恭,就是让你恭恭敬敬、老老实实在大明待着。

“祭酒大人来了!”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