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大明国师 > 第648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48节

 

梁道明的内心中想不想回归故土并没有人知晓,但明军登陆后,已经彻底控制住了旧港,他半是释然半是认命地接受了明军的提议。

毫无疑问,梁道明将作为“千金买骨”的典范,成为大明从“海禁”向“开海裕国”这一国策重要转变的里程碑式人物,宣扬大明对待海外有功之子民既往不咎的态度。

至于早已分崩离析的三佛齐王国,以及在旁边虎视眈眈的满者伯夷帝国,郑和舰队就暂时无力顾及了。

这次旧港海战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不仅明军获得了控制满剌加海峡东端的一个有力抓手,而且拿下了南洋最重要的贸易节点之一,并且剿灭了影响南洋海上贸易的不稳定因素。

为了纪念南洋的焕然一新,郑和将旧港改名为“新港”。

施进卿被顺理成章地任命为了新港宣慰使,履行着跟马尼拉的许柴佬一样的权力。

郑和舰队在补充补给,上岸休息一段时间后,留下了一部分海陆武装力量用以维护新港局势。

随后,他们又踏上了第一次下西洋的最后一段旅程,也就是穿越满剌加海峡,前往天竺,打通大明与波斯方向的贸易航道,恢复断绝了三十多年的官方贸易。

一旦这件事情办成,大明就可以从国际贸易中分到很大一杯羹,大明不需要别的经销商转手加价,而是可以直接把丝绸、茶叶、瓷器、棉布等等商品,直接销售到传统意义上的天竺和波斯地区。

与此同时,大明的舰队彻底管理着南洋海面,也就意味着满剌加海峡之外的国家,可以安全地前往大明进行贸易,相当于穿针引线一般,从左右两侧,把大明的这条输血大动脉给打通了,而这也将毫无疑问地成为大明税收新的增长点。

毕竟,市舶司制度不仅需要本国的商人把商品卖出去,同样也需要外国商人来到大明进行交易,这样才能收取关税。

元宵

正月十五,上元佳节。

南京城坊间百姓采松竹杆结棚,满城尽缀华灯,彻夜箫鼓喧闹。

小儿女有放花者,有荡秋千者,亦有贪恋于闹市酒肆者,端地是个热闹。

“好个奢遮景象。”

乡下人曹端惊讶地浏览着眼前的一切,颇有些目不暇接的意思。

反倒是理论上的“外国人”,他的新同僚胡季牦熟稔地说道:“《宋史·礼志》载,自唐以后,常于正月望夜开坊市门燃灯,宋因循之。上元前后各一日,城中张灯,大内正门结彩为山楼影灯,起露台,教坊陈百戏,其夕开旧城达旦纵士民观,后增至十七、十八两夜大明倒是初八夜上灯,十七夜落灯,似是少了一夜,不过热闹程度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曹端面对胡季牦这个曾经的外国君主,此时显得有些拘谨,他怕自己莫名其妙说错话被牵连到不必要的麻烦里,所以能不开口的时候,都尽量闭嘴。

看着曹端不搭话,胡季牦也不尴尬,自顾自地往前走着,人流拥挤,曹端怕走丢了,反而是步步紧随。

此时,皇宫周围都是张灯结彩,而且有大量百姓聚集,这是为了彰显新皇普天同庆的意思洪武、建文两朝并不允许百姓在皇宫周围观灯,而朱棣则是改了规矩,允许百姓在皇宫附近的城门门口观灯三天,并且朱棣也会亲自出席。

所以永乐二年的元宵节,就显得分外地气氛和谐。

“上元嘉节,九十春光之始。

新正令旦,一年美景之初。

桃符已换,醮祭郁茶辞旧岁。

椒觞频酌,肆筵鼓乐贺新年。

万盏明灯,象马人鱼异样。

一天星月,阶除台榭辉煌。

贺郎担担,表年年节节之高。

乐艺呈工,愿岁岁时时之乐。”

礼部下属教坊司的好姑娘们,此时也负责登台表演,一曲娓娓、余音不绝。

不过跟大多数百姓热衷于观看的戏曲类表演不同,胡季牦没有这种世俗的欲望,他什么美女没见过?而且他都这个岁数了。

身后的曹端倒是很想驻足观看一下,可却还顾着脸面,怕被人认出来,传出去不好听。

其实这人挤人的状态,根本没人在意他。

而胡季牦既然邀了新同僚同游,这点眼力劲儿还是有的,于是从旁边的官方摊位上接过一份文书看了起来,曹端心领神会地背对着他驻足眺望。

还好曹端又高又瘦,人群中还是能瞧见前面舞台上的表演。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不磕碜。

而且程朱理学从来都不反对这些东西,相反,都是以此为风雅的总之,卫道士们致力于维护一个犯错高成本的道德社会,但提供这些服务的从业者,并不包含在这套准则里。

曹端看表演的时候,胡季牦认真地低头翻看着小册子。

作为新年中第一个满月之夜,传统观念里都认为今天是个吉利日子,而礼部间接指导的钦天监也特意印发了小册子,给百姓普及《星空志》的知识。

说实在的,南京城里百姓这一年是真没少长见识,甲骨文、科学实验、星空志你别说跟日常生活有没有联系,你就说新不新鲜吧?

因此,伴随着这种活动越来越多,南京百姓对于其耐受程度也开始越来越高了,轻易不会一惊一乍。

胡季牦拿着小册子仔细看了看,没看懂多少,但显然很有说法,尤其是星空对应大地的经纬度定位,按他想来,应该是别有深意的,这里面或许就跟大明在力推的解除海禁政策,放开海洋贸易有关。

而在胡季牦的身旁,就有几个名为保护,实则监视的便装锦衣卫跟着,胡季牦全做不知。

胡季牦觉得,自个在外面转转,欣赏欣赏大明的风土人情挺好。

这时候要是被招到宫里,不管是以安南的身份,还是以大明的身份,都会非常别扭,简直就是被人当吗喽看。

宫外热闹,宫里此时也热闹。

上到后妃,下到宫女,各个打扮的光鲜靓丽,见面就说吉利话,欢喜之情几乎是溢于言表。

宫中的元宵节,主要是围绕着巨大的“鳌山”灯会展开。

此前说过,“鳌山”是用灯装饰成的灯山,这座灯山夸张点说,近距离仰视那就是高耸入云。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