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大明国师 > 第57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72节

 

这让众人再度一愣,旋即哈哈大笑起来。

这个世界,最缺乏的东西,莫过于谦卑。

姜星火擦了擦汗,穿上长衫,对着王斌吩咐道。

“去给酒楼下单子,请这些力工、纤夫吃顿饭,要有足量的肉菜,另外多要馒头、馍馍,少要米饭,吃不了或者想留下,还能揣回去。”

光是发点钱,估计这些人也舍不得吃,如此一来,给酒楼带点订单,倒也算拉动一下小镇经济了。

小于谦跟在姜星火屁股后面,刚才他尝试了一下搬箱子,奈何这玩意成人扛着都费劲,小孩根本在地上挪动都办不到,只好作罢。

“师父不纠结了?”

“不纠结了。”

姜星火看着陷入了一片欢乐海洋的力工、纤夫们,说道:“能做一件事,便做一件事。”

张宇初跟着姜星火,一行人沿着石桥往西走,不一会儿,便来到一处牌坊外。

牌坊很高大雄伟,基座由数块青色巨石垒砌而成,石门上挂着牌匾,写着“化肥工坊”四个大字。

过了牌坊,就是引人注目的几座巨大水车,这些水车是工坊的动力来源。

事实上,大多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机器,譬如骡机、水力纺纱机、自动织布机,还有鼓风炉、自动锻锤这些都是依赖水力作为动力的。

哪怕是蒸汽机刚刚出现的时代,也不意味着蒸汽机能像水车一样顺畅而安全地运转,甚至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初期,工厂主们会用蒸汽机把水抽上来作为水车的动力。

当然了,自然力量始终有其极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很多行业都需要终年稳定的能源供应,而水力做不到这一点,水力会受到雨量、汛期、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蒸汽机则不然,蒸汽机只需要煤炭,所以第一次工业革命,才是人类动力史的一次伟大进步。

张宇初带着姜星火走到一处水车的房屋前,这间房子比较大,看起来足足有方圆三丈左右,里面安放着一台巨大的水车和相应的维修设备。

这就是这个时代最大型号的水车?

虽然已经知道,但是在亲眼看到的时候,姜星火仍旧感觉到对古人技术的震撼,水轮、凸轮、连柄、转轮、嵌齿轮、针齿轮、偏置曲柄、撞板很难想象,这都是工匠一刀一锯制作出来的。

而眺望干净的玻璃窗外,可以看到河流从房屋前方流过,而被河流冲击带来动力影响的转轴,则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机械结构,带动着水车的转动。

显然,水往低处流,这不是一句废话,而是正经的水力机械原理。

大多数的水车都是利用天然河流的河水来转动转轴的,有时候需要藉助人工水渠的帮助,有时候会弄水坝,让水坝形成高度差,或者水坝和水闸相结合的模式。

姜星火又参观了几个水车的房间,发现其中似乎并不完全相同。

“这些水车,是不同的类型?”

“对,主要是水轮的类型不一样。”

经过工匠的详细解释,姜星火才明白,这种水车的水轮有三种类型,下冲式的是利用水流的动力进入水轮的底部,而上冲式则是利用水从高处落下的重力冲击水轮叶片,这种水轮只有在需要加大动力的时候才会用到,除此之外,就是民间常见的水平式水轮,所需的技术工艺最简单,但缺点就是需要人工循环踩踏的动力作为辅助。

“现在用的都是新研制的水车,这种水车的能力非常强悍,不论是效率还是转速度、器件耐久都比以前的水车高了不止一筹。”工匠介绍道。

“嗯,这种水车,是专门研制出来给咱们生产玻璃时处理材料所使用的。”张宇初笑眯眯的补充道。

之前便说过,烧玻璃,跟烧陶瓷,是没什么分别的,但前期处理材料,却需要各种复杂的技术,尤其缺乏动力,来处理原材料。

张宇初又带着姜星火参观其他几座机械设备,这些设备也非常厉害,可以将制造玻璃的原材料辗轧到非常细微的状态,以及做深度加工之用。

“兵器局和兵仗局那边,蒸汽机的研发进度很慢,那边毕竟是朝廷的,这里多少自主权还大一些之前说的事情做的如何了?”

姜星火的话没说太透,但是显然,在技术研发上面,朝廷,尤其是朝廷的军工机构,是优先研发短期能突破并取得的实战效果的军事科技优先的,而且还受到了预算经费的限制,所以对于蒸汽机这种耗资巨亿、研发周期奇长、投入产出比奇低的项目,即便被督促,也是会有些滞后性的,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但化肥工坊和玻璃工坊不同,利润高,现金流充足,而且直接受控制,所以投入研发的资金没那么窘迫,命令下达就能得到执行,也没有官府那边那么复杂。

“已经在进行了,但进度很慢,困难很多想要批量制造,不说性能,光是达到起码的要求,那需要突破的技术也实在是太多了。”

随后,张宇初领着姜星火来到一栋建筑物跟前,这栋建筑物占地极广,里面的空间更是庞大无比,这里面摆放着许多设备,工匠们正在紧锣密鼓的组装着各种零件。

“这栋,就是专门负责研究新技术的,这些都是最新型的生产设备。这次,我也特意请来了民间能搜罗到的能工巧匠,专门负责蒸汽机的各方面。”

张宇初解释道:“这些零件,都是制造蒸汽机需要的,因为谁也没见过,所以只能按照您的要求,一点一点的尝试。“

事实上,这就是必须要开辟新的行业领域,然而现阶段的技术,暂时还难以突破,所以必须要摸着石头过河。

“这些东西,都是学习和借鉴了国师您给的图纸才慢慢摸索出来的,不过,这些技术还是太复杂了,想要完全达到预期的成果,不仅要解决各个部件,还要解决配套的材料,才能把成本控制下来,估计至少要一两年时间。”

“嗯,我明白了。”姜星火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活塞、水箱、气缸、水泵所有东西都要从头摸索。

制造能批量投入工业生产使用的蒸汽机,跟手搓一个简单的、小型的,技术难度和概念完全是天差地别。

而且因为他的蒸汽动力的新技术目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没有具体的模型,也没有相应的实验设备,因此想要完美地开发出来,依靠现阶段的技术水平,确实很难办到,只能靠着高投入和足够的耐心,来慢慢磨。

“不过现在帐上的钱也不敢动,毕竟还要把大部分的利润上缴,这是专营商品,需要用来做商税的补充,所以光凭我们自己,恐怕很容易陷入后续投入不足,研发进度缓慢的泥潭中。”

张宇初的诉苦是合情合理的,姜星火想了想,问道:“如果稍微减少商税的上缴额度,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蒸汽机的研发上呢?”

“这”张宇初犹豫片刻,咬牙说道,“试试吧,应该能行。”

“嗯。”

姜星火鼓励道:“蒸汽机是最重要的技术,如果突破了,那么是一定会给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的,这种事情还是由你解决比较好,兵器局和兵仗局那里,投入还是差了些,不管怎样,一两年也好,三四年也罢,我希望咱们的产品能够尽快投入生产,挣取更多的利益!到时候投入是一定能够回本而且有极大利润的。”

“要不要再派人过来盯着?”张宇初有些振奋,但还是问道。

“不用。”

姜星火这时候当然要表达对他的信任,说道:“这个事情就交给你了,不管怎么样,一定要争分夺秒的搞出来。”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