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大明国师 > 第565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65节

 

固然有一部分地主士绅可以参与海贸,可以转化为商人阶层,但其中的绝大多数,还是顽固且保守的。

而这种在历史潮流面前相对顽固而保守的力量,眼前却恰恰占据着顶层结构的绝对主导。

物质地基改变了,高居庙堂上的地主士绅,即便再迟钝,也该意识到自己的根基动摇了。

而且地主士绅虽然是历史潮流中的落后力量,却不代表人家傻,相反,在现有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有很多精英人才。

所以现在朱棣镇得住,可要是二三十年后朱棣驾崩了,地主士绅阶层反扑,是一定会产生的,这是历史的必然规律。

而在姜星火前世的历史上,即便没有这些他现在导致产生的工业革命、海外贸易等等,光是永乐下西洋和北征蒙古,在朱棣死后成了什么样子,难道不都是写在史书上的吗?

仁宣两朝,大明帝国开始了全面的战略收缩,最终停止下西洋,放弃远东的奴儿干都司,放弃马来亚的旧港宣慰司,放弃漠南的开平卫汉唐以来再次出现的积极进取之风,最终荡然无存,华夏的历史滑向了漆黑的深夜。

或者说,这就是无形的历史修正力的体现。

挺过去,那么自然就是化茧成蝶,挺不过去,历史就会被拨回原有的轨道。

可以想象的是,在这个世界,这种历史修正力一定会更加强大,就像是弹簧一样,压得越狠,弹起来的越高。

那么摆在他面前的,自然也就只有了一条路了。

那就是继续支持还能同路而行很久的军功贵族阶层,同时支持这个阶层的代言人,他的开山大弟子朱高煦,成为大明帝国的下一代皇帝,彻底改变历史。

姜星火对朱高炽颇有好感,对朱瞻基也很喜欢,虽然朱高炽仁厚的同时有城府,虽然朱瞻基聪敏的同时有心计,但这并不影响姜星火的个人好恶。

可朱高煦与朱高炽对于皇位的争端,已经超出了姜星火的个人好恶范围。

这是利益根本不可调和的阶层之争,后面站着的是几十万上百万人的利益,没有人能退缩,把皇位拱手让人,因为拱手让人,就意味着整个阶层都被彻底清算,从此在历史舞台上销声匿迹。

而朱高炽显然也是不可能放弃他士绅文官的基本盘的,朱高煦所代表的军功贵族,跟士绅文官本身也冲突严重。

“所以,终究是走到了这一步吗?”姜星火闭目怅然。

姚广孝慢慢捻动着珠子:“以前有人跟我说过,人这一生纵有万般能耐,终究敌不过天命。”

“那时候我就不信,我跟他说,我有扶龙术,便是这天命,但凡有一丝机会,也合该改一改。”

“那现在呢?”姜星火睁开了眸子,定定地看着老和尚,心中同时有了计较。

“现在啊,这世间总有人要做乱臣贼子,已经做一回了,如何做不得第二回?”

姚广孝轻声笑道:“从姜圣这里学了屠龙术,合该日后换个皇帝老儿试试手皇帝,又不是没换过。”

京察

“解副总裁官,国师有事唤您过去。”

衙门里,解缙正在一张大纸上反复涂抹修改《明报》关于安南战事的最终报导,突然郭琎敲门,隔着门向他说道。

“好,这就过去。”

解缙心头一时有些不解,不知道姜星火找他有什么事情,最近王景倒台后,刑部又倒了一个左侍郎马京,随后朝野上下就消停多了,而第一批离开内阁的人,也都各自在新职位上耕耘,倒也没什么新的风波。

“国师,您找我?”

“对。”姜星火抬起头,招呼解缙坐下,随后递给了解缙一个东西。

“这是?”

解缙看着手里有点像是老黄历的东西,进一步端详着。

很快,他就发现跟老黄历有什么区别,这是一个简易的注音日历。

“这是……”

“你先拿回去慢慢研究,这两天记得把它检查完,这个以后是要在民间便宜卖的,能提高百姓的识字率。”

注音日历,是与汉字拼音字典相搭配的普及产物,充分利用百姓日常关注的事情,来提高他们认字的水平,毕竟每天总是要看看日子的,而日历上面还写了一些常用字,都注好了音,只要稍稍用心看一看,脱离纯文盲水平还是能做到的。

而注音日历的售价,因为注定产量比较大的原因,是会进一步压低的。

百姓识字率这种问题,想要短时间内解决,肯定是不现实的,但通过种种方法,经年累月之下,还是能提高不少,最起码到了二三十年后,百姓自己囫囵看个报纸,应该没什么问题,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很多百姓看报纸还要读书人帮着念。

见姜星火神色严肃地交代,解缙立刻意识到此物必定非同小可,便将其收起来,打算待会儿再细细观摩研究。

“那个……还有其它事吗?”

“有。”

姜星火问道:“永乐大典的事情现在进度如何?”

“很稳定,没个几年乃至十几年,应该是修不完的,不过目前第一卷已经快要完成了。”

姜星火点了点头,永乐大典按照他的思路,那就是百科全书式的存在,是要一卷一卷慢慢修的,跟连载体差不多,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卷的终稿,都会印刷出来,给天下人讨论。

一开始,还是传统的经史子集部分,倒也没什么,而随着时间推移,后面是要加入一些诸子百家,以及科学的内容的,如此一来,一旦前面培养成阅读习惯,那么后面的内容,自然就会在社会上引发巨大的讨论热度和深远的影响。

“《明报》报社的工作做个收尾,把安南的事情好好写一写,鼓舞一下民心士气,毕竟仗也打了这么久了,如今胡氏父子投降,安南灭国,该怎么宣传就怎么宣传,要鼓动起来。”

说完这些,姜星火终于说出了他叫解缙过来的原因:“如今快要到了年底了,考成法第一年的核查,以及审法寺那边关于《大明律》等整个法律体系框架的重新构建,我都得盯着,所以去两淮盐场进一步整顿盐务的事情,就要交给你了,有信心吗?”

解缙闻言大喜,他当然知道卓敬升任礼部尚书后,自己这个副总裁官其实来的取巧,坐的也不踏实,平时主要负责的就是《明报》的舞文弄墨,如今算是经历了几个月的考察期,姜星火已经对他放心了,打算委以重任。

“请国师放心!我保证完成整顿两淮盐务的任务!”解缙拱手行礼。

“嗯,那你便先去把手头的事情做好收尾吧,到了那边,有需要的,就跟扬州知府王世杰配合。”

送走解缙后,姜星火站在窗口处,望着窗外,陷入沉思。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