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大明国师 > 第558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58节

 

姜星火就有这个念头。

股票市场,确实能吸收大量市面上的宝钞。

但问题在于,这个世界没有成熟的相关概念,所以姜星火想要搞,就相当于凭空造物,会有很多不可控因素,注定是要从小规模开始搞起的。

但股票市场规模小了,再逐渐发展,又起不到吸收宝钞进入池子的作用。

而且经过庙堂不断的争斗,姜星火逐渐对事物有了新的看法,对一些问题的关键所在,也变得敏感了起来。

有条件去做股票和股市,不代表就一定要去做,因为在大明现行的封建王朝体制下,很多事情不是你想怎么样,最后就能怎么样,而是你想怎么样,最后会变得跟你想的完全相反。

他也知道,在大明朝,当大量的财富集中到一起的时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这种事情,往往意味着灾难。

就像历史上那些富商巨贾一般,明明手中握着数量惊人的财富,可偏偏皇权意志只要稍稍觊觎,还是要沦为待宰羔羊,导致家族衰落。

姜星火不愿意拔苗助长辛苦做一场,最后被人割了韭菜,毕竟大明现在还没有成熟的商业体系和金融交易系统。

因此,他在犹豫了良久后,终究还是摇了摇头。

“嗯?”就在姜星火冥思苦想的时候,他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一个念头,“如果把宝钞和盐法这两件事,当做一件事来办呢?”

当夏原吉听到了这个想法后,也陷入了深思。

夏原吉很快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点,但他的面色变得无比凝重。

什么叫宝钞和盐法两件事当一件事办?说白了,就是在满足了开中法供给边军军粮的前提下,扩大盐引的发放规模,也就是说商人在民间回收宝钞,然后再用这些宝钞去和朝廷兑换盐引,这么一来,朝廷就很快地就能做到大量回收宝钞,然后让宝钞的实际币值接近纸面币值。

但是,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策,那么,代价是什么呢?

“这是在透支盐法的潜力,寅吃卯粮。”

姜星火不同意他的看法,摇了摇头道:“这是一举两得。”

夏原吉还是有些担忧,他担心,这样做不仅会让盐法愈发不可收拾,而且一旦弄不好,钞法也会弄巧成拙,甚至影响到整个国计民生这不是夸张,盐引的供应增加了,那么按照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食盐的价格必然会下降,朝廷从食盐中获得的利润会减少,这个价格朝廷当然可以不承认,但这样做的后果大概率就是官盐又开始滞销,而私盐大规模泛滥。

到了那时候,官府的盐引价格,就成了另一个版本的大明宝钞,都是价格虚高,与实际价值严重不符。

“纳钞中盐”的办法,这就相当于按下葫芦浮起瓢,而且钞法的货币贬值是慢性毒药,按照绝对比率,每年只贬个1-3,洪武朝三十多年才贬值的只剩10不到,大家都习惯了,最多用铜钱不用宝钞交易呗。

但盐价不一样,这东西如果出问题,百姓吃不起盐,是要造反的。

“明年可以继续,后年可以继续,大后年、大大后年呢?之前也算过了,百姓每年吃盐的数量是一定的,用增加盐引来回笼宝钞,效果会越来越弱,而后果却完全不可知。”夏原吉明确地表达了他的担忧。

这种担忧,姜星火当然是有道理的,但经过一番思考,姜星火还是说道。

“整个货币和税收体系的改革,是系统工程,不能光看某一项或某两项制度的变动,更不能把国民经济当做静止的状态安南之战马上就要胜利,李景隆已经渡过了胶水,击溃了安南军南线的主力,等安南的市场到手,大明的对外贸易规模必然会上一个新台阶,而且周围这么多国家的市场,都等着大明去扩张。”

姜星火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夏原吉却听懂了他的意思。

姜星火在赌。

他在赌,大明对外贸易扩张和经济增长的速度,是一定能形成外溢效应。

什么是外溢效应?形象点比喻,那就是把大明宝钞的总量当做一个蓄水池,目前是池子里的水太多,已经远远超过了警戒线,马上就要溢出来了。

姜星火要做的就是,一边在蓄水池内部减少供水(减少新增大明宝钞的印刷),一边通过下水道从池子里放水(大明国债和“纳钞中盐”来回笼货币),另一边则是打通蓄水池跟它边上几个大小不一的土坑(安南等国市场)的连接,让这些土坑来承载外溢的池水。

如此一来,三管齐下,只要能在盐价出现问题之前,快速地把大明宝钞的币值恢复过来,那么“纳钞中盐”的办法,就成功了。

这种恢复,甚至不需要完全恢复纸面币值,只需要恢复个40-50,就已经达到换钞的基础线了。

毕竟盐作为大众必需的消费品,在短期时间,也就是一两年内,增加供应量是不会对盐价造成太大波动的,因为这玩意百姓是可以自己多吃点,或者囤积起来的。

盐的供应量,只有在超过了百姓自己的食用量增加极限,以及囤积极限后,才会开始影响市场。

这个时间,最起码一两年是能争取到的。

而即便是食盐的市场价格被影响,还是没到比较危险的境地,因为盐价很难一下子降下来,盐场都控制在朝廷手里,盐价下降了,明年停止“纳钞中盐”的额外增量,或者干脆收紧盐引数量,盐价自然也就涨回来了。

但客观地来讲,这种想法有些一厢情愿,谁也确定不了“纳钞中盐”和大明国债、海外市场,三管齐下能不能把积累了三十多年的蓄水池给安全放水到警戒线位置。

“若是失败了呢?”

不消多说,那么等待姜星火和夏原吉的结局,就不仅仅是降级或罢免那么简单了。

甚至连命都可能保不住。

毕竟,推出一个替罪羊宰了以平民愤,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而这替罪羊,不乏就是原来的领头羊。

姜星火听到夏原吉的话语后,沉默了半晌,才开口道:“伱放心吧,只要能整顿好盐务,是不会出问题的,但这个前提必须是能彻底整顿盐务,否则再怎么精妙的设计,底下执行不下去,都得成为空中楼阁。”

“当然了,‘纳钞中盐’一开始肯定没人敢试,正好借着这次南京各大钱庄由地下转入地上的机会,让大明银行也开展一下业务。”

“姜师的意思是”夏原吉愣了愣,随即想起什么似的,脸色猛然一变。

“这笔款子,我打算先借贷给民间作为专项贷,用于帮助手头没有那么多大明宝钞的商人。”

姜星火缓缓说道。

夏原吉闻言,眼睛骤然睁圆:“借贷给民间?可是我们哪儿来这么多钱啊?”

他知道姜星火的意思,但大明银行不印钱的话,确实没那么多的钱。

而且虽然朝廷一直在鼓励商人做生意赚钱,但这并不代表朝廷会以这种方式资助这些商贾!这很容易被人扣上与商人勾结,损害朝廷利益的帽子。

如今,姜星火刚上任总裁官没几天,大明银行下面主要的部门,也就是从户部划拨来宝钞提举司,手里也没什么钱,国债提举司倒是有百姓、商人、勋贵、官员等购买国债得来的钱,但这个钱是不好轻易动用的,毕竟是要还本付息的,而这种窘迫的情况,让大明银行根本拿不出更多的钱,支付给“纳钞中盐”的专项贷。

“这笔钱你不用担心。”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