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大明国师 > 第480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80节

 

后续的明日非武装自由贸易区即便是建立起来,恐怕见效也会比预期要慢的很多,这是恨不得只争朝夕的事情,姜星火哪有这么多时间来拖?

所以王景正是拿捏住了这个关键的小事,设了这个一箭双鵰的局。

如果姜星火插手,让卓敬通过职权来强行通过,那么卓敬很容易被拿到把柄被攻击,王景可能会上位成为礼部尚书;如果姜星火不插手,那么永乐朝明日的第一次非正式贸易就算是泡汤了,后续姜星火搞非武装自由贸易区,可谓是千难万难。

至于能不能不让卓敬出面,让宋礼来办这件事?

不行,第一是宋礼是右侍郎,职位比王景这个左侍郎低,资历人脉也都差的厉害,而且不分管这摊事,在客观上没能力办;第二是宋礼也不见得愿意趟这浑水,宋礼虽然在江南之行跟姜星火建立了不错的友谊,但他站队变法派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升官,不可能冒着丢官的风险来办这件事。

王景这种资历侍郎,在庙堂中沉浮多年,想来如今也是猜度到了永乐帝的心意,认为永乐帝打算敲打一下姜星火,让姜星火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该碰的东西不要碰,所以才自己主动当了这把锤子,顺便出一口自己憋了好一阵子的气。

李景隆说道:“装死简单,可后果恐怕很难接受要不要反击?反击的话怎么反击?”

李景隆也无法确定,如果永乐帝确实也有这里面的意思,那么永乐帝是否会在最后时刻抬一手,直接放日本商人进行贸易,可事实上永乐帝不这么做也有他的道理,整个事件的结果将会很糟糕。

见姜星火没说话,李景隆饮了口茶又道: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反击了,并且成功了,会不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姜星火听懂了李景隆的意思,他的意思就是说,如果王景做的这件事真的有永乐帝的默许在里面,那么自己解决的越漂亮,反而越会让永乐帝心里不舒服,觉得自己可以越过他独立解决类似问题。

但从利益的角度来看,什么都不做,装不知道,吃个瘪其实这件事也就过去了,没准最后时刻永乐帝还会抬一手,毕竟永乐帝从根本利益上讲,还是支持变法进行下去的,变法这才刚开个头,没有改弦更张的道理。

事实上虽然这里面有些勾心斗角,但姜星火觉得,如果永乐帝默许了,那么本质上还是永乐帝作为皇权的化身,在被触及到了兵权这个敏感话题后的某种反击。

姜星火无命令调动飞鹰卫当然是出于好心,为了避免永乐帝被暴昭的热气球烧成火人,但庙堂上的事情不是这么算的,一码归一码,永乐帝感激姜星火,要奖赏他阻止暴昭阴谋立下的功劳,可同时也会对姜星火触碰军权这件事感到不满毕竟,人心是不可测的,这次是好心,下次是好心,下下次呢?

所以永乐帝就算真的藉由王景来敲打自己,姜星火也能理解,换位思考自己也会这么做。

但是能理解归能理解,姜星火却并不打算忍气吞声。

凭什么?

透过窗外看着画舫进入莫愁湖,姜星火只是凭栏冷笑。

变法这件事,要么别拖我后腿,要么就一拍两散,我又不是你的附庸,考虑的不是你的利益,我姜星火为的是家国大义而做这些事,只不过恰好这一段双方利益高度重合而已。

所以,要单纯是王景的谋划,他得反击。

要是这里面有永乐帝的算盘,姜星火也必须给他砸了。

这不是受不得气没有格局,而是根本的立场态度问题,既然合作那就要划清楚底线,跟兵权同样的道理,阻碍变法的事情有了第一次就可能有第二次,要是这次不反击,次次都拿变法的事情来卡着姜星火,以图拿捏他,那日子还过不过了?

姜星火问道:“今川君,这些货物都大概有什么类别,估价几何?”

今川了俊微微蹙眉,这他还真不知道,毕竟某种意义上讲,这东西也是商业机密,各个大商人都是藏在船里的,肯定不会轻易告诉别人自己带了什么货,各有多少。

李景隆大概猜度到了姜星火的意思,见姜星火说话了,这便是要反击的意思,可他还是有些心里打鼓,不由地劝说道:“姜郎,要不这样我把这些货物全包了,然后慢慢卖,难以储存的货物应该不多,这样最多回本时间长些,总不会亏本,如此一来事情也解决了,日本商人拿到了钱,王景的陷阱也不需要有人去跳,你看可行吗?”

今川了俊点了点头,他倒是觉得这确实一个好办法,毕竟曹国公家里有钱,把日本商人的货物都买下来囤着,花自己家的钱总不能有人再说什么吧?

至于朝贡贸易的审批?抱歉,这些商人和船只都是帮曹国公运货的,早在日本就签好契书了,我们信曹国公的信誉,所以先带着货物过来等曹国公回府拿钱再当场交易。

“你这么有钱?”

姜星火有些诧异,他可是听说,去年中秋大宴上李景隆一下子就捐了好几万两白银,这在明初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而如今一年不到,李景隆的钱袋子就再次鼓起来了吗?

他家干嘛的?印大明宝钞的?

李景隆腼腆地笑了笑:“略有家资。”

“行,知道你有钱,不过不能让你出这个钱。”

姜星火摇了摇头,随后把李景隆和今川了俊两人招了过来,附耳窃窃私语一番。

两人面面相觑,都有些不可置信。

“还能这么玩?”

“还有这种操作?”

期货【11万字求月票!】

与此同时,国子监中。

郇旃正在值房中翻阅《春秋》。

“老爷?”外头响起仆人的声音。

“何事?”

“王侍郎有请!”

……

“恩师,您找我来,可是有什么是弟子能为您效劳的?”郇旃恭敬地站立着,他身穿蓝色官袍,看上去没了之前一身绯袍时的跋扈气息。

只见眼前之人白发苍苍、胡须皆白,却依然精神矍铄,正是礼部左侍郎王景。

王景坐于蒲团之上,双手搭在膝盖上。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郇旃当然明白王景跟他说《论语·为政”这句话的意思,重点不在后面,而在第一个字。

孔子表面上是说“色”,其实是说内心之感受,色由心而生。

《孟子·尽心上》有言:君子所性,仁义利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