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大明国师 > 第457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57节

 

当然了,思路这种东西,断了确实有天差地别的影响,谁也说不准,所以眼下汪与立一方,一定是极为不服气的,卓敬能理解。

但是卓敬可以肯定,接下来,他将让汪与立一方心服口服。

很遗憾,汪与立的杀招,恐怕没机会用了。

而同样地,杀招,不只是汪与立有。

姜星火同样交给了卓敬一招。

这一招,卓敬确信,只要掏出来,就能让所有认为比赛因为意外干扰了汪与立所以不够公平的人,都哑口无言。

因为这是提前问世足以震撼学界的思想。

卓敬正襟危坐开口道。

“董仲舒有言:仁人正谊不谋利,明道不计功。

然古人以利与人,而不自居其功,故道义光明。”

没什么好说的,这是在欲扬先抑。

随后,卓敬干脆利落地亮出了自己的杀招。

“陈同甫有词云: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然所谓‘义’之一字,有一人之正义,有一时之大义,有古今之通义。

轻重之衡,公私之辨,三者不可不察。

以一人之义,视一时之大义,而一人之义私矣。

以一时之义,视古今之通义,而一时之义私矣。

古今之通义,唯有天下之通利,如此一来,方为公利,不为私计。”

——什么?

明明是大夏天,这一席话却是听得汪与立如坠冰窟,他不可置信地看向卓敬。

刚才汪与立还有些不服气,觉得如果不是爆炸声的打扰,那么自己或许能想出来更好的应对方法。

然而当卓敬说完这段话的时候,汪与立知道,他输了,不管他用什么方法应对,都输定了。

但是他不能理解的是,卓敬为什么会这么强?

如果以辩经水平来看,北宋五子、朱熹、陈亮大约是第一档,他们都是能够开宗立派有自己理论观点的,相当于能自己写秘籍的存在。

再往下,则是孔希路、被姜星火点拨后的姚广孝、未来曹端,这种穷究先贤理论,并基于额外深研所有经义的存在算第二档。

再再往下则是汪与立、高逊志、卓敬、张宇初这种硕儒级别的算作第三档。

第三档与第二档差别在于,第二档有一定的基于继承第一档基础上的开创能力,换言之就是有自己基于先贤秘籍研发的独门绝技,而第三档没有,第三档只是把先贤留下来的秘籍练到了极致。

而第三档,就已经是一个天资聪颖、勤勉好学、有名师指导和学派传承的儒生终其一生努力,所能到达的极限了。

但卓敬的杀招,明显超脱了第三档的水平,直接给“义利观”开创了新的定义和理论分支。

从此以后,义有了三种定义,并且在最高层次上,“公利”成为了通行天下的“通利”,与那些亘古不变的“通义”相提并论,争放光芒。

台下在短暂的沉默后,瞬间爆发了巨大的声浪。

曹端竟是着了迷一般,反复念叨着这几句极为简短又极为精妙的话语。

“一人之正义、一时之大义、古今之通义通义与通利,公利与私计”

高逊志也是有些震撼,心潮起伏一时难掩。

不过旁人却并未在意高逊志的失态。

因为只要对儒学稍有理解的人,都能知道,卓敬眼下是拿出了破题开山的立意之论!

能够亲眼见证“义利观”这个被儒家核心命题在争吵了上千年后,有了更进一步的新突破,这无疑是一个必然会载入史册的时刻!

“心服口服。”

高逊志看着台上的卓敬,神色有些莫名。

在声浪稍微散去后,卓敬方才长舒了一口气:

“公者重,私者轻矣,权衡之所自定也。

后世儒者,行仲舒之论,既无公利,则道德风俗者,乃无用之虚语尔。”

汪与立张了张口,最终无言。

他没什么能反驳的了,即便是强行不合时宜地拿出自己的杀招,恐怕结局还是输,而且输的更难看。

毕竟在辩经的规则里,没到自己的回合,没有回答完对方的问题,就强行把话题拽到关联性极低的方向上,就已经是输了。

更何况,‘三义之论’甫一问世,就打开了义利之争的新篇章,注定是旷古烁今的。

米粒之辉,安敢与皓月争光?

“我输了。”

随着这三个字一出口,在军队的有序扩音下,输了钱的士子顿时如丧考妣了起来。

不过也有人看得开,能参与此番盛事,又聆听了新的义利理论问世,输点钱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两人相对行礼,卓敬搀扶着他走下擂台,临别之际,把着对方的手臂认真说道。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