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大明国师 > 第42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22节

 

“我这么优秀的人,怎么偏偏就被排挤在登天路之外呢。”解缙苦笑一声。

王偁闻言,深深吸了一口气,目光闪烁了一下,忽的说道:“解兄,我想问你一句话,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我可以帮助你达成愿望,甚至能够让你的仕途走得远远的,不必担心会被人弹劾,你可愿意听?”

“你说什么?”

解缙睁大眼睛,愣住了。

片刻之后,才回过神来,他盯着王偁,郑重道:“我希望这是真的。”

“当然。”

解缙知道,自己的好友王偁绝对不是信口雌黄,既然王偁这般说了,那就证明这件事很有可能毕竟,以王偁的为人,是完全没必要欺骗自己的。

王偁沉声道:“我王偁向来说一不二,从来不打半点折扣。”

随后,两人低声交谈。

“你想拉拢我,参与进去吗?”解缙冷静下来,慢条斯理的问道。

“嗯,我想和解兄联手。”

王偁毫不避讳:“不过,如果解兄不想答应的话,我也不勉强。”

解缙仕途本就曲折,在洪武朝的坎坷,他根本不想再经历了,如今解缙已经三十四岁了,或许对别人来说还年轻,可要知道,解缙是什么时候中的进士?

——十九岁!

他是天才中的天才,明初最闪耀的明星之一,怎能忍受自己碌碌无为地近乎原地踏步十五年之久?

如今有好的机会,自然不会错过。

更何况,解缙也看出来了,王偁的计划,并非不可实现,而他现在,正急缺这样一个机遇。

“刚才的太过皮毛,我需要更详细的计划步骤。”

“解兄爽快。”

王偁松了一口气,笑道:“既然决定要合作,那么有些东西我必须先和你透露一下。你知道,大皇子还不是皇太子,他继任大宝之前,会面临很多的麻烦这个过程会持续很长时间,也许几年,也许十几年,而且,很难保证在这个时间段里,能平安无事。”

解缙沉默了片刻,说道:“你放心吧,这件事我不会跟任何人说的,包括大皇子殿下。”

顿了顿,解缙问道:“其他还需要我配合你们做什么?”

王偁笑了笑说道:“不需要你做什么,你只管按计划,在关键时刻出手推波助澜即可。”

“可若是陛下发话了呢?”

解缙看着对方说道:“我是大明官员,岂会为了私利而违逆陛下的旨意?”

“那就看你怎么选择了。”

王偁淡淡说道:“而且你别忘了,这个朝廷,现在表面上是姓姜的说了算。”

解缙怔住。

他知道自己刚才失言了。

王偁笑着拍了拍解缙肩膀:“我只是提醒你一句。”

“我”

解缙咬紧牙,却没有说话。

显然,他在思考王偁的建议。

见状,王偁微笑着离开座位,缓缓踱步,来到窗边。

“你知道吗,有时候我宁愿当一个普通人。我喜欢吃肉、爱玩闹,每天睡到日上三竿,然后跑出去秦淮河上寻花问柳,我可以像街头的混混一样,游荡京城,享受风流,如果可以,我希望能过一辈子这样悠闲惬意的生活。”

王偁叹息道:“可你这样的人,能吗?你是解缙,你是一代绝世才子,你不该这样子的,你该站在万人之上!相信我,我不会害你的,解兄。”

半晌后,解缙最终如释重负地点了点头。

求荣

永乐元年的五月,随着老朱忌日的临近,大明帝国内外都陷入了某种异样的宁静。

说内忧外患,倒也谈不上,毕竟只要刀把子捏在手里,天下总是太平的。

然而有心人盘算着时间表,却能明显看出,按照“太祖忌日(这个时间点以前不能动刀兵)-曹国公回国-诸将定阶-征伐安南”这个节奏,明军主力一旦大量外调,局势便没那么稳当了。

不过,这是明面上定下来的对外计划,可大明如今对内的局势,并不稳当,可以说是内外两条矛盾线在并行发展且互相影响。

正所谓大恶多从柔处伏,哲士须防绵里之针,没多久,捧杀就来了。

“昔孔孟抱匡济之志,栖栖齐、鲁、宋、卫之间,曾不得一试以终其身。周、二程、张、朱,学孔孟之学者也,间或登朝,曾未数月而退。国师遇神明之主,受心樽之托,宣布道化,润泽黎庶,岂非斯世之大幸乎!

夫会万物而为一身者,圣人之德也;散一身而为万物者,圣人之才也。才与德备者,道之周也。故周于道者,天不能害,地不能杀,而世不能乱也。今方属多警,而才用每空。天下嚣然恐卒然之变起,而莫之救也。独君子以为必不然者,非恃有道之在高位乎哉!”

“这是把我比作超越孔孟和北宋五子的‘超圣人’啊,人间若有‘天不能害,地不能杀,世不能乱’凌驾于一切之上的真圣人,谁又能睡得安稳呢?”

看着眼前的一纸文书,总裁变法事务衙门里,刚才正在逐字逐句修改《南京内各部、寺衙门考成法试行条例》的姜星火疲惫地揉了揉眉心,又传给了属下。

“娘希匹!这是要把国师架到火坑上烤啊!用心当真歹毒!”柴车忍不住破口骂道。

“唉……”郭琎叹息了声:“舆论能杀人,就算咱们现在去辩解什么也没有用,反而觉得,是我们在给国师造势。”

卓敬捻着银须,抖了抖纸张。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