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大明国师 > 第350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50节

 

姜星火心念一动,故作为难之色道:“唉,既然陈掌柜如此说,那就各退一步,七十文。”

“六十五文。”陈掌柜咬牙切齿道。

姜星火拍了拍扇子道:“那便依了陈掌柜的意思了。”

“不过丑话说前头。”

姜星火沉吟片刻后,接着说道:“这次咱们交易,所有粮食,我都要在粮仓里抽验清楚。”

要去粮仓里验,而不是交割的时候验清楚。

陈掌柜眉头微蹙。

这种情况下,他若是同意,米店的粮仓自然是没有两万石的,就是常平仓,都没有两万石那么多,更别提济农仓了只有备倭军的军粮仓里才有这么多的稻米。

这里就得说说大明的粮仓制度了,朱元璋自己是挨过饿的,所以大明建国后,非常注重粮仓制度的设立和储备。

跟隋文帝那种仓里堆满粮食宁愿烂了都给百姓吃一粒米不同,朱元璋设立的粮仓制度,都是从为民角度出发的,分别有预备仓(常平仓)、济农仓、社仓三种。

所谓常平仓,就是朝廷为了防备灾荒,令府、县等各级行政区均设有的储备粮仓,以备赈饥,具体储粮多少视行政区大小,从一万五千石到两万石不等。

如果遇到了灾荒,情况严重则无条件开仓放粮,情况不严重就借粮给百姓,不需要利息的那种,而如果遇到了青黄不接的年头,粮价开始飙涨,则以常平仓的粮食平抑粮价。

不过这是理想化的状态,正常的情况,就是常州府的这种情况了。

常平仓的粮食被盗卖一空,别说平抑粮价或是借给百姓了,就是赈灾都不够用。

济农仓是官府用政策来换取百姓主动捐献粮食,如果有缴纳一千五百石以上谷物的人,朝廷敕令嘉奖其为义民,并免除本户杂役,这个政策主要针对的是有钱无权又不想服徭役的人。

但事实上,在大明这个时代,有钱的哪个沾不到权?所以,济农仓在洪武朝中后期就已经彻底成空仓了。

随着姜星火主张“摊役入亩”政策的推行,徭役被废除,济农仓自然也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至于最后一个社仓,指的是百姓每二三十家组为一社,老朱让选一个家境殷实的当社首,人品可靠的当社正,懂书写和数术当社副,按不同的家境分成上中下三等,每月初一、十五集会,按照不同等级各自出米四斗至一斗不等存进社仓里,如果遇上灾年饥荒,上等户粮食不足的贷给粮食,中下等户则酌量赈济不用还。

不用想,这种制度连落实都落实不下去,强制推行了一段时间就自动作废了,最后只停留在老朱的纸面上。

权衡许久,陈掌柜终究是答应下来,咬牙道:“那就随我来吧。”

姜星火淡然一笑。

这陈掌柜倒也是聪明,知道这是自己的底线,若是再坚持一番,怕是生意就黄了。

“对了,接下来带您去的地方,还有咱们这次交易,不论结果如何,都是保密的,任何人不得向外透露一个字,您得答应我。”

陈掌柜突然说道。

“那是自然。”姜星火点头认可道。

不过出于小心谨慎,姜星火还是带上了十余名护卫。

陈掌柜也知道,对方是怕遇到自己给他带到偏远地点再来个绑票的情况,倒也没说什么。

事实上,陈掌柜压根不知道,米店里就有潜伏的白莲教徒,丁梅夏及与之合作的白莲教,早已将他们的交易看在眼中,这也是丁梅夏如此耳目灵通的原因。

这些扮演着不同身份的白莲教徒,早就在官府的庇护下,在常州府城内构成了一张无孔不入的情报网。

夕阳西下,一行人踩着金辉前往城中运河旁的一处大型粮仓区。

起火

樊大郎手持上好了弦的军用强弩,藏在了一座粮仓的高处。

根据丁梅夏告知他的消息,国师姜星火今天黄昏时分,就会以商人的身份前来查验粮食,甚至于具体放开的是哪座粮仓,丁梅夏都一并告知他了。

具体狙杀的时机,由樊大郎自己把握。

樊大郎自然想复仇,也想早点完成任务,可思虑再三,却觉得若是姜星火甫一进来就进行射杀,恐怕成功的概率不大。

姜星火身边不乏百战余生的老卒,警惕心理很强,来到陌生的地方,一定会仔细观察四周,这就会导致自己一旦瞄准就会很容易提前暴露,而对方尚未深入粮仓区,哪怕是靠着护卫组成的人肉盾牌来抵挡弩矢,也会很方便地快速撤离。

自己只有一击致命的机会。

而狙杀姜星火的最好时机,无疑就是等他看完粮食,自以为大功告成,与护卫都开始松懈的时候跟进来的时候不同,那时他们是处于离开的面向,是背对着自己的,很容易瞄准和狙杀。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夜里进行狙杀的难度会加大,但樊大郎思虑再三,还是觉得这样稳妥一些,而且也更有利于自己逃离现场。

一根绳子已经拴好,他随时可以抛弃弓弩,顺着绳子滑下粮仓逃之夭夭。

樊大郎看着手中的钢弩,仔细地进行了最后的调试,大明民间禁弩不禁弓,但不代表樊大郎这种乡间土豪出身的人物,不会使用弩。

而在樊大郎看不到的位置,曹松一身夜行装,带着火油桶,正在逐个粮仓泼洒着。

偌大个军粮仓库区,竟是诡异地看不到什么人影,只在外围有几个守门的。

姜星火一行人,在陈掌柜的带领下,来到了此处。“请。”

陈掌柜谄媚的笑脸在灯笼的映照下显得尤其油腻,他伸出胖乎乎的手臂,邀请着姜星火一行人走进粮仓区。

姜星火微眯起眼睛,打量着眼前的粮仓区。

这里围墙高耸,显然不是普通的“米店粮库”。

顺着运河的东西走向,粮仓分成三排,每排都有十余处仓储库,陈掌柜引着他们来到第二排的某个仓库前,这个仓库从外面的体积来估算,装不下两万石的粮食,但数千石肯定是有了。

仓库挂的锁,被陈掌柜拿着钥匙轻易摆弄开了,随后带着一行人进入了仓库。

死气风灯的光亮,映着眼前的一袋袋粮食。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