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大明国师 > 第316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16节

 

姜星火亲口说出了今日之事的缘由,却不待众人回应,继续自顾自地说道。

“而之所以今日群情激奋,便是因为一字之谬了。”

姜星火的目光,划过人群,看着一些闪烁的眼神,他心中知道,此事幕后必有主使之人,否则是煽动不起来这么大的规模的。

不过,眼下却不是追查煽动者的时候,更重要的事情是,提前祭出撒手锏,平息今晚的意外祸端。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若是处置得当,或许今晚能在这些学生中,播撒下科学与变法的种子。

而姜星火的“撒手锏”,便是他在敬亭山下,与道衍研学程朱理学,所悟出的“借鸡孵蛋”之法。

一开始,姜星火本打算直接用科学对抗程朱理学,或者是用心学挑战理学的统治地位,但如今想来,却是有了更好的办法。

六经注我,我又何尝不是在注六经?

“我要说的是,雨已有天理,世上当然有天理,万事万物都有天理。”

“那么请问,朱子继承自二程洛学派衍生的道南一脉的格物论,最终格物格出的天理,究竟是什么?”

“如果诸位能答得出来,我带诸位前去叩阙,军队绝不阻拦。”

“如果诸位答不出来,不妨听听我的答案,大多数人认可的话,诸位请回。”

听了姜星火的问题,国子监监生们的最后一丝躁动,都熄灭了下来。

绝大多数人,都意识到了,这似乎是某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终极时刻。

这将成为有明一朝,最为著名的辩经。

历代变法,思想先行。

如果姜星火输了这次辩经,那么变法的造势与理论,就将一蹶不振。

而如果赢了,那么这便是。

姜星火,一人当千!

一位儒生打扮的年轻人站在前几排,被监生们拥簇出来,率先开口道。

“学生范惟兴,斗胆按照朱子的经义谈一谈天理。”

“请说。”姜星火示意道。

这位名叫范惟兴的年轻人看着周围黑压压的人头,紧张地咽了口唾沫,声音有些发颤,但还是坚定地说道。

“朱子曾言,太极,形而上之道也。”

“理,形而上者;气,形而下者。”

“因此,朱子的‘太极’几乎可与‘理’等同。”

周围的监生们默不作声,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理气观乃是程朱理学的根本经义所在,早已形成定论,并没有什么好争议的。

当然,范惟兴这里说的是‘几乎’,便是说‘太极’和‘理’虽然基本等同,但还有着一些细微的差别,‘理’是天地万物的根本之道,而‘太极’是具体之道,也就是所谓的“理一分殊”也是程朱理学的基本观点。

理一分殊,就是说天地间有一个理,而这个理又能在万事万物之中得以体现,即每个事物中存在自己的一个理,而这个理被朱熹称为‘太极’。

朱熹首先是用‘太极’的观点来论述这一思想的。

“朱子云:自其本而之末,则一理之实,而万物分之以为体,故万物各有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禀受,又自各全具一太极尔。”

范惟兴指了指天空中皎洁的月色,说道。

“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

姜星火闻言,亦是微微颔首。

这是一个很巧妙的比喻,说的就是‘太极’就像是天上的月光,它散在天下江河湖海各处各物各人的身上,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太极’,但你能说‘太极’分开了吗?

说到这里,被推举出来的范惟兴晓得自己的能力已经不适合继续参与辩经了,否则多说多错,于是轻轻拱手,退回了队列里。

接下来,却是那位王教授出场。

王教授,本名王允绳,乃是国子监诫心堂博士出身,经义研究颇深,如今刚刚被外放到了地方府中当教授(学官官职),还没来得及动身,便被卷入了今日祸端。

学生们一番推举,他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作为代表来辩经了。

不过令王教授心宽的地方是,这其实是一个已经非常成熟的命题作文,框架模板都固定死了,前人积累很多,并不需要他特别发挥什么,只需要照本宣科就好。

只不过,王教授掌握的经义内容和典故,却是比范惟兴更胜一筹的。

王教授清了清嗓子说道。

“朱子借用了周敦颐《太极图说》中的‘无极而太极’,以太极作为理之极至,或者也可以称作极至之理,也就是万事万物的终极意义。”

“从这种角度上讲,格物致知所格出的天理,就是太极。”

先承接了范惟兴的观点,随后王教授更深入地阐述起了程朱理学的天理。

“可天理终究不是一个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所以又有了天理为一,但需分殊。”

“何谓分殊?”

“朱子云:论万物之一原,则理同而气异;观万物之异体,则气犹相近而理决不同也气之异者,粹驳之不齐;理之异者,偏全之或异。”

这便是说,朱熹讲万事万物从根本上讲都拥有同样的理,是由于万事万物所禀受的气的粹驳清浊不同,理在万事万物中所体现出来的程度不同,所以万事万物有不同的理。

“也就是说,太极就是天理,但由于理气之分,天地间有清气、浊气,不同的气,也构成了不同的太极。”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