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大明国师 > 第307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07节

 

“——别名可以叫《大明百科全书》。”姜星火淡淡道。

“不仅是诸子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还要陆续加上自然科学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学,再加上子分类,如此方为百科。”

“而且,如此知识,也不应该敝帚自珍,修好后就束之高阁,只供帝王参阅,而应该是一部分一部分地修,修出来就印,给天下读书人作为工具书来看,如此方不负陛下这般耗时耗力,也才能真正起到宣扬陛下文治,继而则被万民之效。”

这里便是说,百科全书的定义,是记录人类过去积累一切知识门类的工具书,作用是供人们查检必要的知识和事实资料,其完备性在于它包容了各种工具书的成分。

而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也正是姜星火前世历史上的《永乐大典》,全书一万一千余册,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是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

只可惜,由于明朝皇帝不对外人开放这些知识,甚至有嘉靖驾崩后以《永乐大典》原本陪葬,只留下部分手抄本的说法而这些手抄本,被女真人修《四库全书》的时候,摘录走了一部分,又毁掉了大部分,剩下的一小部分,也因为列强劫掠、监守自盗、拳民焚毁等因素,最终只剩下一百余册,可谓是百不存一。

这种人类文明的巨大遗憾,姜星火不想让它再发生一次了。

另外,姜星火也有藉助这部注定引起世人瞩目的巨著,来不断推广科学的想法。

毕竟如果改良版的《永乐大典》,也就是《大明百科全书》,在修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印刷送到全国,那么在加入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学等学科的过程中,其实就是科学推广的过程。

这相当于,一个连续出版的期刊。

姜星火的这招,其实也是启蒙运动,法国王室让卢梭、伏尔泰等人不断出版《百科全书》,以至于形成了“百科全书派”思潮的办法。

最好不同观点能相互碰撞,带起热度。

开启民智,这种连续剧一样的思辨,是最有效果的。

毕竟吃瓜是人类的天性。

而科学是不怕辩驳的,因为科学能实证。

朱棣闻言,颇为心动。

这相当于是“一石二鸟”的对策,不仅可以满足朱棣修一部巨著彰显文治的心理,还可以给反对变法的在野士大夫们找点事干。

但朱棣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

“国师,钱从哪来?”

是啊,修巨著,找好几千个文人,干十年的工程,吃喝报酬倒还在其次,问题是收集、购买、寻找民间孤本,需要的钱可就海了去了。

“刚才陛下提了一句,安南有变。”

姜星火瞥了一眼龙案上的地图,道。

“陛下,若是变法开启,则南直隶纺织品产量必将剧增,安南国三百万人口沐浴王化,难道不需要穿新衣吗?”

“更何况,想要催生大规模的手工工场,引入安南、占城廉价的稻米,让农人从农田中解脱出来,这可是必要的前置条件。”

朱棣的眼眸中,闪过了一丝精光。

征安南,看来是势在必行了。

ps:还欠两章月票加更,争取明天补上,最近在捋第二卷细纲,已经差不多了。

帅才

“朕,打算兵分两路,一路以主力由成国公朱能领兵,从广西进入安南,另一路偏师则由久镇云南的西平侯沐晟领兵,从云南进入安南。”

朱棣话音刚落,姜星火的反对就接踵而至,引得几人有些惊诧。

“陛下万万不可令成国公领兵南征!”

“这”

朱棣愣了一剎那,没明白姜星火是什么意思。

按理说,成国公朱能,是最适合率领明军主力南征安南的人选。

为什么呢?

除了刚刚还俗获封“荣国公”的姚广孝,靖难武勋,一共封了三个公爵,分别是已经战死的英国公张玉(其子张辅目前为信安伯),就是还在世的淇国公丘福,以及成国公朱能。

带兵打仗,也是排资论辈的,尤其是带领的还是二十万明军主力。

荣国公姚广孝六十七岁,又是文臣,还得主导变法,不可能让他去带兵征安南。

所以,看起来问题成了二选一,朱棣从淇国公丘福和成国公朱能里面选一个。

但问题在于,安南那地方,气候跟大明北方极为不同,有烟瘴、丛林等等。

淇国公丘福今年也已是花甲之年了,让这位老将再带兵去征安南,一个水土不服,那可就将星陨落了。

故此,排资论辈再加上用减法筛选下来,最后其实就是一个答案。

如今跟大明战神曹国公李景隆同龄,三十三岁正在当打之年的成国公朱能。

朱能,资历足够,世袭的燕山中护卫副千户,朱棣的铁杆心腹,早年就追随朱棣北征大漠,收降了北元太尉乃儿不花;起兵靖难的时候,更是与张玉一道率兵诛杀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夺取北平九门;此后真定、郑村坝、白沟河、东昌、夹河、灵璧、渡江几乎打满了靖难全场。

至于能力,朱能更是燕军中数一数二的将领,也是朱棣能给予信任独当一面的帅才。

朱棣如果要选择把明军主力交到谁的手上,那只可能是成国公朱能,不会是其他人。

如果放着朱能不能,用其他能力、资历、威望不如他的侯爵,朱能会怎么想?朱棣又真的放心吗?

再怎么说,征安南也是名副其实的灭国之战,虽然是以雷霆万钧之势,用狮子搏兔的态度去对待,但这毕竟关系到二十万明军主力。

甚至不夸张的说,这就是朱棣的命根子。

所以,朱棣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为什么姜星火会反对由成国公朱能带兵征安南。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