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大明国师 > 第291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91节

 

而这种书院,若是成了规模,那便可以引导士林舆论,继而影响大明庙堂,对于大明朝廷来说只会增加更多的矛盾和内耗,重蹈唐朝牛李党争的覆辙,绝非是什么好事。

朱棣很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再结合江南士绅一贯以来的德行,只需要略加设想东林党会搞出点什么事,就不由地让他眉头一皱。

“那东林党的主张,都是什么?”

姜星火沉默了几息。

朱棣隐隐感到了不妙的意味。

果然,姜星火的回答也没让他失望。

“第一条,东林党主张放开言路。”

“也就是政事归于六部,公论付之言官,使天下欣欣望治。”

朱棣的脸黑了一分。

“第二条,反对皇帝征收矿税。”

“认为皇帝派矿监、税使到各地征收矿税,是与民争利的弊政。”

朱棣的脸黑了两分。

“第三条,反对宦官干政。”

“认为宦官之害非比寻常,必须恢复祖制,宦官不得干政。”

朱棣的脸黑了三分,彻底绷不住了。

“荒唐!”

“——齐泰黄子澄都不敢这么搞!”

这个所谓的“东林党”,每一条主张,听起来都是那么的为国为民、光明正大。

可朱棣很清楚,如果大明到了王朝末年还要这么搞,那么走向覆灭的结局,其实是必然的。

就拿最后一条来说。

到了王朝末年,皇帝长于深宫、养于妇人之手,勋贵武臣也早就烂完了,想要振作朝纲,不依靠跟自己一条心的宦官,能依靠谁?

朱元璋禁止宦官干政,那是因为老朱太猛,根本不需要宦官。

而朱棣,恰恰是开了大量使用宦官这一先河的明朝皇帝。

这里面固然有朱棣在燕王时期,就在府中培养了一大批能文能武的宦官的缘故,朱棣不仅让这些宦官带兵打仗,如郑和等人,还让他们代表自己出使外国。

但更重要的是,朱棣作为皇帝,很清楚地认识到,宦官对于皇权,是一种重要的辅助,而且用起来,比使用外戚的代价,要小得多。

所以这最后一条,就跟内阁一样,是在打朱棣的脸。

只不过刚才是姜星火打他的脸,现在是还不存在的“东林党”打他的脸。

另外两条,放开言路,必然会导致大明朝野思想不统一;而反对皇帝收矿税,朱棣想都不想就知道,这里面的猫腻大得很!

士绅集团为什么会反对皇帝收矿税?难道真是为民请命?不可能的!

根本原因,一定是收矿税动了士绅集团的利益。

而没了矿税、盐税、茶叶税等税种,会使得明末的财政收入来源更加单一,朝廷的税收来源基本全部依赖于普通自耕农的土地税,这会直接导致大明的财政拮据!

朱棣再稍加回想一下刚才姜星火所提到的崇祯元年旱灾,就明白,一旦各种天灾不断,造成了大量自耕农破产,大明基于土地税的税基就会塌陷一个角。

而盗匪裹挟流民形成的流寇,为了活命,会向其他布政使司的地域流窜,继而导致更多的自耕农因战乱主动或被动地加入流寇。

大明的税基,至此彻底崩塌。

所以姜星火说大明亡于东林党,真的一点都不冤。

东林党就像是一群仓库里的管理员,打着为仓库主人好的名义,把仓库里的东西,都搬到了自己家里。

不仅劝仓库主人不要派人追查,忍忍算了,还说这是为你好。

若是角色是仓库边上的寻常邻居,心思龌龊些,倒也乐见仓库主人这个狗大户被挖墙脚,甚至还会向管理员们要求分一杯羹。

但现在的问题是,朱棣就是仓库主人啊!

朱棣相当于眼见着自己给子孙后代积攒下来的家业,被一群管理员给光明正大地搬走,心中岂有不气之理?

“书院、讲学、言路,朕要统统禁止!”

姜星火反而笑吟吟地说道:“巧了。”

“什么巧了?”朱棣蹙眉问道。

“张居正也是这么想的。”姜星火收敛笑意。

“张居正,禁止言路,毁掉天下书院,聚众讲学以下狱论罪。”

“仅仅十年,政熄人亡,数十年后,东林崛起。”

“当然,若是没有‘工于谋国,拙于谋身’的张居正力挽狂澜,十年变革积蓄国力,恐怕在我预测的未来里,大明还挺不到那时候。”

朱棣没由来地眼皮一跳。

他没想到,这个未来的大明首辅,敢号称“吾非相,乃摄也”的文官,竟然这么狠。

这完全是不顾自己身家性命,以一己之力推动变革大明。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