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大明国师 > 第270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70节

 

“顺天府(北京)、永平府(唐山秦皇岛地区)、保定府。”

朱棣的语气坚决而不容置疑:“这个三个府,是支撑朕靖平国难,出人出力最大的地方,理应成为北直隶的核心区域,重点从山西移民充实。”

“除此之外,山西的宣府作为长城沿线拱卫北京的边防重地,必须要划到北直隶里。”

“真定府,兵家形胜之地;河间府(天津沧州地区),水陆交通要害,这两个府,同样要划到北直隶里。”

“再往南的顺德府(邢台)、广平府(邯郸)、大名府(魏县),也应如此。”

“因此朕决意,将顺天府(北京)、永平府、保定府、宣府、真定府、河间府、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一共九府,构成北直隶。”

事实上,这也是姜星火前世历史上,朱棣划分出的北直隶,这部分的历史,并没有被姜星火带偏。

只有南直隶出现了与姜星火前世历史上不一样的偏差。

若是姜星火在这,一定会感叹一句,好家伙,这不就是京津冀与长三角?

尚书们没有人发表任何反对意见。

北直隶九个府,南直隶九个府,在纸面上还是还是对等的。

虽然此时北直隶无论是经济、人口还是粮食产量、文化教育,都远远地被南直隶甩在身后就是了。

“陛下。”

建议用边缘地区做试验田的黄福,最终还是没忍住,他劝道。

“用南北直隶这种大明核心区域做更化变法的试验田,是否有些风险太大了?”

老成持重的黄尚书,显然不懂得“风浪越大鱼越贵”的道理。

朱棣闻言哈哈大笑。

“黄尚书,你以为仅止于此吗?”

黄福一时愕然,难道除了南北直隶,皇帝还要开第三块试验田?

然而接下来,黄福就知道,皇帝下面宣布的事情,比开第三块试验田还炸裂。

“朕打算让老大和老二,分别去南北直隶主持更化变法的推行。”

画饼大师朱棣【求月票!】

朱棣此言一出,朱高炽和朱高煦,顿时难以遏制地紧张了起来。

这是父皇第一次,在他们面前,公开地谈论起隐约涉及“立储”的这个话题。

随着朱高煦出狱时间的临近,他在军界的好战友们,譬如什么淇国公丘福、成国公朱能、永春侯驸马都尉王宁、武安侯郑亨、城阳侯张武、同安侯火里火真总之,除了顾成和张辅,有名有姓的靖难功臣,基本都上书建议皇帝早日立二皇子为储君了。

面对如此一致地支持朱高煦的呼声,朱棣的头也很大,虽然敲打了一番,暂时压制了下去,但是朱棣很清楚,堵不如疏。

靖难四年,朱高煦无数次地带头冒死冲锋,早已成了燕军精神上无形的大纛。

朱高煦在燕军中,上到将领下到士卒,对这位当世第一猛将都很服气,燕军又是朱棣登上皇位的基本盘,朱棣不能不慎重考虑这一点。

“若是老二没有立下这么多功劳就好了”

朱棣感受着身后二儿子有些粗重的呼吸,心头默默地想道。

如果老二不是这么猛,本就是燕王世子的大儿子朱高炽,将毫无疑问地成为储君。

儿子们都是嫡子,但毕竟立长不立幼,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

可偏偏老二立的功劳太大,朱棣赏无可赏。

而在四年的并肩作战中,父子二人亦是于千军万马间无数次舍命搏杀,不知道有多少次,都是朱高煦不顾一切地遮护着父亲,亦或是拼命完成父亲交代给他的任务。

人心都是肉长的,朱棣与朱高煦既是父子又是战友,朱棣很难不向更酷肖自己的二儿子偏心一些。

正是因为现实因素(燕军支持)和心理因素(朱棣偏心),所以朱棣才给了法理上站不住脚的二儿子一次非正式争储的机会。

当然,也是要用朱高煦好好替自己办事。

嗯,最终解释权归朱棣所有!

虽然朱棣并没有明说,让两个皇子主政南北直隶两块试验田的更化变法,到底是不是在挑选他所钟意的储君。

就如同那句“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一样。

反正画饼高手朱棣一贯是这样给儿子们画大饼的。

至少在口头上,两个皇子主政南北直隶推行更化变法期间所取得的成绩,与是否会成为朱棣所选择的储君之间,并没有任何必然联系。

可朱高炽和朱高煦也没办法啊!

画的大饼就摆在眼前,虽然说最终解释权在朱棣手里。

朱棣既可以说这是真的,也可以说这是假的,可是谁能当假的来对待?谁敢当假的对待?

你当成假的,觉得父皇在忽悠人,所以不好好干活,不认真推行更化变法。

可最后父皇若说这真的,他就是在考察两个儿子的治国水平来决定储君人选,那这储君大位不就便宜别人了?

所以,哪怕明知道父皇是在画饼,朱高炽和朱高煦也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认真对待。

朱棣看着两个儿子的反应,满意地笑了。

秉持着“好用就往死里用”的原则,朱棣继续说道。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