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大明国师 > 第251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51节

 

姜星火此言一出,顿时让几人开始了新一轮思考。

很显然,这是对官吏考成目标更进一步的细化分析。

——————

这是姜星火给他们布置的思考题,而这边的密室里,同样也陷入了思考。

“台谏系统,如何善用发挥畅所欲言的优势?”

这个听起来平平无奇的问题,却让朱高炽一时有些坐不住了。

问题很简单,可回答起来,却不那么容易。

朱高炽暗自思忖,台谏系统可以善用优势对哪些问题给予关注?

思考了半晌,朱高炽方才略有所得。

而仅仅是顺着姜星火的思路略有所得,便已经让朱高炽觉得眼界大开了,之前从未想过的问题,变得通透了起来。

就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听姜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矣!”

心服口服地感叹了一句后,朱高炽这才吁了一口气,在椅子上安心地坐了下来。

“大皇子殿下对自己太苛责了。”看到朱高炽尽心竭力的样子,道衍忽然对他说道。

朱高炽一怔,诚恳地扭头言道:“父皇将重任赋予我,我又如何敢对自己稍加放松呢?父皇曾经告诉过我,欲做大事先成己身,我没有父皇那般戡平战乱的能力所学所会的,不过是郭布政使和您教给我处理政务的办法,而台谏本就是这其中的一部分。”

“可姜先生乍一问,我却发现,自己平时思考的太少,这个问题根本就是想都没想过一念至此,便觉得如果这点事情都做不好,我不仅对不起父皇,也对不起您和远在北京的郭、郭尚书。”

听朱高炽提到如今仍然远在北京主持筹建北京城事宜的北京行部尚书(永乐时期特殊官职)郭资,道衍不觉间也有些怀念。

靖难时期,郭资与顾成,一文一武,都是协助朱高炽和道衍镇守北平,统筹燕军文武事宜的关键人物。

如今道衍南下,前些天倒是见了前来述职的老将军顾成一面,而郭资却是小半年都没见了。

当然话说回来,朱高炽这种心态,道衍也能理解。

毕竟朱棣这种当爹的,你要说他冷漠无情不心疼儿子也完全是胡扯,但对于自己的三个儿子,朱棣也确实是秉持着“好用就往死里用”的原则,前面吊个储君之位的胡萝卜就让大儿子给他拼命处理政务,二儿子给他拼命冲锋陷阵。

对于朱高炽来说,当朱棣需要他的时候,朱棣便会将他视作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但是这种情况又会让朱高炽担心自己做错了什么,导致父皇不满意,故而有些患得患失。

说白了,被朱棣这个当爹的pua太久,导致朱高炽自己都有点敏感不自信了。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大皇子殿下不必妄自菲薄。”道衍道,“其实您的性格,比任何人都适合处理政务。”

安慰了朱高炽后,道衍回到正题问道。

“那大皇子觉得按照姜圣这套考成法,以及八字秘诀,应该让台谏系统善用畅所欲言的优势来关注哪些问题呢?”

对于这个思考题,朱高炽刚才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朱高炽从容言道:“审录囚犯、考察各级官吏、体察各地民情、审讯有问题的官吏和平民、倾听民怨、审查衙门卷宗、荐举或罢黜地方官员我认为这都是台谏系统可以善用优势来关注的问题。”

“说来惭愧,若无姜师启发,恐怕这些发散性的问题,在下也永远不会主动去想。”半晌没说话的夏原吉也开口补充道,“除了大皇子殿下所说外,台谏系统还有很多可以善用优势的地方,譬如视察祭祀坛场、巡视仓库、勉励各级学校的生员。”

“细细思之,还有很多。”道衍亦是说道。

夏原吉本觉得自己补充的很全面了,却未曾想到道衍还有说法。

“还有很多?”

“不错。”道衍微微颔首道,“按照姜圣的思路,其实还可以更发散开来,各地的巡查御史,难道不能去检查圩岸坝堰陂塘情况吗?难道不能考察荒地开垦、巡视站驿和桥梁道路吗?”

“另外,核对地方的升斗秤尺是否标准,是否有缺斤短两;视察有司是否非法用刑,淹禁罪囚;纠察乡间土豪凶徒害人、聚众博耍闹事如此种种,难道不是姜圣所说的‘善用台谏系统畅所欲言的优势’吗?”

道衍所言,皆是根据姜星火所提思路进行的发散拓展思考,偏偏鞭辟入里、细致入微。

这不禁让朱高炽和夏原吉感叹,明明都是听姜星火讲课,可领悟程度与思考深度,却完全无法与道衍相比。

道衍这么一说,也不仅让朱高炽和夏原吉收起了心中不多的骄傲,更是对姜星火精妙的道理,深感叹服。

都是一个老师教的,当堂就能显现出差距,难道还不是因为自己等人不够用心学习姜先生的学问的缘故吗?

——————

另一边,朱棣三人群策群力,也大约琢磨出了差不多的答案。

虽然不及道衍思考的全面,但好歹也是顺着姜星火提点的思路,给了个有模有样的回答。

听完三人关于如何善用台谏系统优势的拓展思路,姜星火也是颇为认为地点了点头。

直接给答案的意义是很小的,而让他们自己说出来,意义却很大。

这便是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了。

只要能把第一个‘用’字诀想明白,那么后面的延伸扩展,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紧接着,姜星火给他们讲了剩下的“停、成、御”,也就是所谓的如何停缓劣势,如何成就机遇,如何抵御危险。

都是跟第一个‘用’字诀类似的拓展,朱棣三人很快便理解了。

而越是理解姜星火的理论,朱棣等人便越是佩服。

“称量天下,信手拈来。”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