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大明国师 > 第246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46节

 

“后来鸭城招讨使黄五郎向麻匪首领王麻子发出了邀请,想跟王麻子一起合作,让麻匪隔三差五来鸭城周边晃悠,自己再象征性地追剿却永远剿之不尽,如此一来,就可以合作挣鸭城百姓的钱了。”

“但王麻子不愿意啊!”

姜星火说道:“王麻子不仅不愿意跟黄五郎合作,而且打出了‘替天行道’的旗号,自号鸭城及时雨,开始笼络周围百姓的民心,仗义疏财行侠为善倒也罢了,偏偏还不肯百姓跪谢,非说要给百姓一个公平。”

朱高煦竖起了大拇指:“倒是一条好汉!”

“黄五郎贼心不死,只觉得是自己给的筹码不够,所以双方倒是约了一场鸿门宴黄五郎手下官军假扮麻匪,掳了两个鸭城大户人家的公子,黄五郎对王麻子说,只要王麻子杀几个麻匪当投名状,不仅可以把大户人家的公子交给他索要赎金,还可以宣布王麻子已经死了,以后让他带着弟兄名正言顺地当官军。”

“王麻子同意了吗?”朱高煦好奇问道。

“自是不同意,随后被黄五郎暗杀了一次,也没同意,反而试图暗杀黄五郎,当然,也只杀了黄五郎的替身而已。”

“再后来呢?”

姜星火道:“如此一来,双方势同水火,却是彻底撕破脸皮,王麻子命手下麻匪在鸭城四周散布传言,细数黄五郎的罪行,黄五郎任鸭城招讨使多年,不思保境安民反而巧取豪夺,自然不得民心,一时间鸭城可谓是民心似水、处处鼎沸。”

“王麻子认为时机已至,便带人鼓动鹅城百姓随自己宰了黄五郎,但是百姓摄于黄五郎多年威名,却委实不敢追随一帮麻匪起来闹事正巧这时,鸭城招讨副使却递出消息,愿意与王麻子里应外合。”

“双方磋商良久,确认了不是圈套后,王麻子率领麻匪攻入鸭城,鸭城招讨副使果然擒下黄五郎,双方押着黄五郎游街,并且在鸭城菜市口高台上,鸭城招讨副使宣布了黄五郎的罪名,王麻子亲手拔刀斩了黄五郎,还了鸭城百姓一个公道。”

“没了?”

朱高煦呆了呆,这个有些梦幻的、完美的结局,让他一时之间有点不适应。

姜星火点点头。

他当然可以说出:你认为没了,那就没了,你认为有,还可以接着讲出来黄五郎金蝉脱壳,去剑南道搬了救兵回来对麻匪反攻倒算亦或者是鸭城招讨副使又成了新的黄五郎再或者是王麻子被手下出卖,如此云云。

但是姜星火不想讲。

因为这是就是他赋予这个故事的结局。

“鸭城风云,便是这么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要讲的什么,我相信伱们也清楚了血酬定律,便是暴力组织颠扑不破的永恒规则。”

“事实上,我想问的问题是。”姜星火缓缓道,“不在于这个故事的解决如何,而是说,无论是匪帮还是官军,明明可以对老百姓的敲骨吸髓,为什么还要像王麻子需要杀几个坏规矩的麻匪,鸭城招讨副使宣读黄五郎罪状呢?”

“难道王麻子和鸭城招讨副使就是干干净净的吗?他们没有从之前匪帮和官军这两个暴力组织里收到属于他们的那份甚至有可能是占比很大的那份血酬吗?”

“需要让鸭城沸腾的民心平静下来。”

朱棣忽然说道。

“对喽。”

姜星火对着眼前的燕校尉,神情莫名地笑了笑。

姜星火总结道:“刚才所说的故事,便是《国家管理学》的第一部分内容的第一个问题,也就是何谓封建国家管理?”

“这里下个定义。”姜星火道,“封建国家管理,也就是国家是暴力组织基于血酬定律建立的,而为了追求血酬收益的长期最大化的行为。特点就是暴力组织会逐渐走向有序地、可持续性地竭泽而渔,而不是抽水捞鱼苗,完全不考虑未来怎么办。”

姜星火顿了顿,继续道。

“而接下来要说的,就是第一部分的第二个问题,管理封建国家的是什么人?”

朱高煦答道:“自然是文官和小吏。”

姜星火点点头,说:“其实很多道理,放在刚才说的养寇自重的边军上面适用,放在鱼肉乡里的官吏上面一样适用。”

“那便是,暴力组织是追求血酬的,有血酬定律文官和小吏,尤其是小吏,你们应该知道,数以十万、数十万计的小吏才是管理这个国家的真正主导力量,你们觉得小吏们追求什么?”

听到这个问题,朱棣沉默了。

因为朱棣忽然觉得,这貌似又是他爹朱元璋给他挖的坑。

就像是藩王制度、大明宝钞制度一样。

朱棣的内心一声叹息:“爹,您给大明定祖制的时候,是不是每一项制度,都是会漏下点什么没想到?”

——————

密室内,几人也陷入了思考。

“小吏们追求什么?”朱高炽喃喃问道。

“财富!”

夏原吉反而回答地异常迅捷、干脆。

“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的梦想不过就是吃饱肚子、穿暖和衣服、娶老婆、生儿育女。但小吏们却要求很多,他们追求财富、美色、名声、地位、尊荣他们所追求的东西,跟普通人比起来更多。”

“当官员向上爬时,他们会想方设法去攀附高枝,想着升官;而当小吏向上爬时,他们只会疯狂的攫取更多的利益,想着求财。”

夏原吉沉吟了一剎那,说道:“因为大明没有给小吏提供太多升官的机会。”

这里便是要说,姜星火前世就按照明朝《会典》中所记载的资料得知,明朝的小吏阶层倒也不是没有任何上升渠道,而是最高也就是能够做到正七品,前提就是他们之前所任职的是一品的衙门,如果他们所任职的是二品,衙门或者三品衙门的话,他们最高能做的官员只能是八品或九品。

但是,但是,这是对于京师衙门里的小吏来说的。

对于地方府县的衙门来说,小吏,一辈子都是小吏!

当然了,虽然小吏在官场鄙视链的最底端,但从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来说,小吏仍然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官爷”。

虽然小吏明面上的工资待遇不是很高,咳咳,得益于朱元璋的抠抠搜搜,或者干脆说基本就是赔钱上班好了。

但是“吏”本身在工作的时候是存在着很多油水的,这个自古皆然,通俗小说里也很好地反映了这个现象,要不水浒传里宋江宋押司一介小吏是如何那般出手阔绰做及时雨呢?靠俸禄吗?显然不是。

朱高炽已经充分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