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大明国师 > 第19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92节

 

从此以后,帖木儿拿到了成吉思汗的剧本,连续征服花剌子模、阿富汗,降伏东察合台汗国。在此期间,屡次西征,征服波斯全境,并分别在昆都尔察河谷、帖列克河战役大败金帐汗脱脱迷失,北上扫荡金帐汗国。

朱棣在北平起兵,奉天靖难的时候,帖木儿也没闲着。

靖难第一年,帖木儿率军东征天竺德里苏丹国,摧毁德里、旁遮普、克什米尔地区;靖难第二年,帖木儿再次御驾亲征叙利亚,败马穆鲁克王朝;靖难第四年,也就是现在的时间点,帖木儿在安卡拉战役大败奥斯曼帝国,生俘奥斯曼苏丹巴耶塞特一世。

此时此刻,帖木儿已经通过四十年的南征北战,建立了形成东起北天竺,西达小亚细亚,南濒阿拉伯海和波斯湾,北抵里海、咸海的万里大国。

其人武功之出色,绝不输任何一位盖世雄主。

道衍看着火苗说道:“根据不久前松潘那边传来的消息,帖木儿已经结束了对西面遥远帝国的征服,他的数十万大军正在陆续向撒马尔罕返回。”

朱棣陷入了深思。

作为当世第一名将的直觉提醒他,这个强大的对手,下一个目标,很可能是大明。

“帖木儿,要对大明动手了。”

“不对。”朱棣复又摇头,“即便帖木儿马上动手,至少也还有两到三年的准备时间,他已经连续作战了很久想要对大明动手,他需要准备海量的辎重补给,毕竟从西域向大明进攻,路上根本没有太多补给点,更遑论给数十万大军补给的,他必须要自带辎重,毕竟帖木儿的军队早已经不是驱赶牛羊就能作战的蒙古军。”

朱棣向西看去,他的目光仿佛看见了数万里之外的那个命中宿敌。

难掩的激昂情绪在朱棣的心头涌起。

他,是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位在大一统王朝造反成功的藩王!

他,是当世第一名将!

他,永乐大帝!

任何强大的敌人,只会让他觉得更加兴奋。

朱棣,从不会退缩。

“蒙古骑兵,曾横扫世界,纵横万里,威震四方!但现今,蒙古人早已失去了昔日的风采!他们再也没办法做到以一当十,也没办法穿越沙漠、跨越冰河,驰骋于广袤的西域!”

“帖木儿若敢长驱来犯,朕必定让其尸骨不度玉门关!”

朱棣的声音铿锵而冷酷,充满了杀气,如同冰冷的刀剑寒锋一样刺骨。

言及至此,朱棣决心已下。

“大明想要快速增强国力,非姜星火出山不可!”

“朕知道姜星火提出的政策,有些虽然利处极大,但会损害君王的统治,但是朕,有信心将这一切置于自己的控制下。”

“毕竟,姜星火只有一个人,而朕,有数十万靖难四年随朕浴血拼杀至此的将士。”

朱棣的目光中,闪烁着自信。

帝王之术,既要用,也要防。

对于姜星火有一些看似能极大地增强大明国力,但是却会损害统治根基的理论,朱棣不是不清楚,但是朱棣有信心,能够控制住。

再怎么说,哪怕是谪仙人临世,在朱棣这位人间至尊面前,姜星火也只是他手里的一把双刃神兵,只要控制住不要割伤自己,或者不会让自己受到太大损害,就能沉重打击敌人,朱棣是能接受的。

而不管是“绩效削藩”让十几位藩王乖乖奉还三护卫,同时绝了后世供养宗室这个大累赘;还是“摊役入亩”,收天下民心永绝建文余孽卷土重来的后患;亦或是“大明国债”为朝廷筹款,同时回笼过于泛滥的洪武宝钞;再或是已经从万里石塘运回来,开始批量生产包装的“鸟粪化肥”;再再或是“税卒卫”让皇权下乡,让朱棣的声音传到万民的耳朵里。

这些事情,一件件,一种种,朱棣认为,都极大地增强了大明的国力和他的统治。

而其中微不足道的,对他的统治有所损害的部分,朱棣还是能接受的。

基于这种判断,朱棣认定。

出狱后,他依然能够掌控姜星火。

看着自信的朱棣,道衍低下了头,沉思几息,老和尚方才抬起头来。

“还剩下最后四节课,那陛下自己,打算亲身入狱吗?”

“你是说?”朱棣的目光看向黑衣宰相。

朱棣的眉头深锁:“效仿周文王渭水拜姜子牙、刘皇叔隆中三顾诸葛孔明?”

“便是如此。”道衍忽然发问,“请恕贫僧僭越,敢问陛下,如果陛下不与姜星火当面相处,以至于深谙其人那么等以后姜星火出狱了,没有了这层误会,姜星火也知道了这一切,陛下觉得姜星火会给您如实献策,不做隐瞒吗?”

“朕曾经以‘校尉燕破虏’的身份见过姜星火。”朱棣沉默片刻后,才开口道:“朕明白大师的意思了,等郑和听完这节课后,朕会抽时间进入诏狱,与姜星火相处一段时间,仔细了解其人。”

“如此一来,朕日后用姜星火不疑,姜星火为朕献策,亦是无碍。”

朱棣闭了眼睛,再睁开时,眼眸已经恢复清明:“朕知道了怎么处理与姜星火的事情了。”

“善哉,善哉。”

道衍轻抚黑色袈裟,形如病虎的脸颊上,忽然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神色。

——————

最近因为“江南周缙谋反案”连续加班到深夜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在北镇抚司衙门见到了登门的三保太监郑和。

两人随即转到侧厅细细私语,郑和却是隐去“搬屎还朝”、“鸟粪侯”等烂梗后,将皇帝吩咐他入狱听姜星火讲课的事情和盘托出。

“不对吧?”

纪纲忽然插话道。

郑和心肝一颤,看向纪纲,这厮不会这么没有眼力见,要当着他的面提那几个烂梗吧?

若是如此,纪纲是真的飘了。

须知道,靖难之役打济南的时候,郑和就已经是统兵数千的中高级军官了,那时候纪纲还是济南府被逐出学院的落魄书生呢。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