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大明国师 > 第116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6节

 

如果征夷大将军实在揭不开锅了,或者急需军费,还会向‘有德人’(富豪)告贷

等朱棣知道了这些消息,一定会感叹一句,同样是大将军,海对面的过得比自己惨多了。

也正是因为室町幕府的财政自始至终都很不稳定,为了解决经济拮据问题,足利义满才会遣使祖阿与肥富赴明,哪怕称臣纳贡也要与明朝进行勘合贸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将逐渐成为幕府的重要财源之一。

不过现在很显然。

不出意外的话,大明与日本马上就要出意外了。

朱棣已经构想了如何用军事力量重创室町幕府主力的同时,将其彻底打怕,先占领佐渡岛和日本的“中国”地区,同时维持室町幕府在日本的勉强统治作为大明的傀儡政权,亦或者干脆让日本重新回到刚刚结束十年的南北朝时代。

所以今天,其实是马和刚刚出海归来,完成了朱棣交给他的第二项任务,自觉大功告成,松了口气,继续监督造船就好。

而傍晚的时候,皇帝新的圣旨就到了。

也就意味着,马和喘不了气了,得继续干活。

当然了,朱棣也考虑到了马和最近肩上的担子比较重,所以再给他加加担子的同时,也给了个甜枣。

皇帝陛下念及郑村坝之战时马和立下的卓著功劳,于是赐姓为郑,以兹纪念。

从你以后,你有了一个皇帝御赐的新名字,你就叫郑和啦!

虽然外人看来,这只是一道惠而不费的圣旨,但在马和,啊不,郑和看来,他本人还是非常感激的。

皇帝陛下没有忘记他的功劳,这个新的姓氏也是他的荣耀,将伴随他一生。

带着这种感激之情以及随之而来的兴奋,郑和接了另外两道圣旨。

第一道圣旨,去万里石塘挖鸟粪。

郑和兴奋消失了一半。

第二道圣旨,去吕松岛查看水稻种植情况。

郑和的兴奋全消失了。

独自站在海边的郑和,在夜色中看着海浪打在礁石上,激起了一串串白色的泡沫,陷入了深思。

自己,为什么会连续得到这些画风愈发奇奇怪怪的任务?

去万里石塘挖鸟粪。

难道是皇帝陛下对自己不满意,所以要贬谪自己?还是因为自己离开了宫里一些时日,有其他大太监嫉妒自己,在皇帝陛下面前说了自己的坏话?

也不对,皇帝陛下的第二道圣旨里,还明确指出,这两件事情兹事体大,自己一定要在万里石塘内确定了几座鸟粪岛的位置后,再继续南下探查吕宋的水稻种植情况。

圣旨,都是朱棣极具个人特色的口语化口述风格,做不得假。

皇帝在圣旨中的语气显然对此非常重视,但去万里石塘挖鸟粪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郑和一脸问号。

莫名地,郑和想起了自己为什么离开南京城。

是因为皇帝陛下带着自己,去偷听了诏狱里,一个叫做姜星火的犯人讲课。

那节课,讲了如何利用下西洋的方式,将皇室和诸藩、勋贵的利益绑定在一起,从而达到和平削藩、供养诸藩的目的。

而按照常理来讲,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

皇帝陛下应该不会抽风决定去打日本。

日本,并不是一个好打的国家,这个国家有着近千万的人口,哪怕是天下无敌如蒙古人,带着灭宋之余威,纠集了朝鲜水师、原南宋水师,十万大军浮海来征,依旧是折戟沉沙的结局。

而既然皇帝陛下做出了这个不符合常理的决定。

那么郑和现在很自然地联想到,一定是有人建议皇帝陛下这么做。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极有可能还是姜星火。

所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去万里石塘挖鸟粪、去吕宋看水稻长势,应该都是姜星火的主意。

围剿倭寇结束,带着满身疲惫回到泉州港的郑和,在夜色中闭上了双眼,海风吹拂而过,在他耳畔呼啸作响。

走出造船厂,这是个不太好的出厂时机。

郑和咬牙切齿地对着眼前的空气说道。

“姜星火,我谢谢伱!”

嗯,如果郑和会知道,等到他几个月后完成这些任务,带着满身的功劳与苦劳甫一回到南京城,就会被朱棣塞进诏狱跟着姜星火进修一下航海相关理论,想必此时的郑和就应该更加发自内心地感谢姜星火了。

人世间的悲欢并不相同。

大幕掀起前的舞台,每个角色的表情也各自不同。

同样的夜晚,诏狱里的李景隆和朱高煦正在畅想未来,泉州造船厂的郑和正在对着海风骂娘,而户部尚书夏原吉,正在忙碌地筹备着另一件事。

不是经过朱棣同意后,决定在明天的祭祀典礼上当众演示的化肥仙丹。

那件事情已经安排好了,或者说,也没什么好安排的。

而是“大明国债”的发行。

姜星火动动嘴,郑和跑断腿,夏原吉烧坏肺。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