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保护我方反派剧本 > 第223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23节

 

那卷轴一展开,直接惊呆一众官员,因为他们从没见过这种画技,能把人画的如此传神。

由于是等比例画出来的,跟天寿帝一样高,附近的内侍甚至惊呼一声,差点以为那边又多了个天寿帝。

外人看的是画技,而天寿帝看的,就是里面的人了。

太子不卑不亢的站在一旁,等大家注意到天寿帝一直没说话的时候,扭过头去,才发现他也看呆了。

孟昔昭站在一旁,揣着手,低着头。

太子天分极高,他稍微教了一下,他就融会贯通,知道了怎么把人画的立体,而他自小学的又是当世流行的水墨风,二者一结合,既能把人画的惟妙惟肖,又符合如今的审美。

不过,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的,内中真正的玄妙之处,是他画了刚登基那一年的天寿帝。

才二十几岁的天寿帝。

人间最是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虽说天寿帝这张脸算不上朱颜,可他这么自恋,又这么膨胀,肯定是十分怀念年轻英武的自己,没有照相机的年代,这样一幅画,已经足够让天寿帝惊掉下巴了。

天寿帝让内侍把这画直接举到他面前来,别的礼物全都被拿下去了,而天寿帝看着这画,看了足足有一刻钟。

太子记性好,又跟孟昔昭私底下修改了无数遍,孟昔昭特意提醒他,不要完全写实,在写实的基础上,最好是再美化一下,比如,加个高光,加个滤镜,再调整一下五官。

总之,怎么帅怎么来。

十七年前的天寿帝长什么样,他自己都快忘了,就算人们看出来,画里的人比自己记忆中的那个天寿帝更好看,但在这个日子里,他们也绝对不会蠢到把这话说出口。

而天寿帝既是怀念、又是眷恋的看着画中的自己,他可不觉得自己被美化了,在他的印象里,他就是长这样的。

于是,一刻钟之后,哪怕这画是太子送来的,天寿帝也连说了四个好,再加上,刚登基那一年,他和太子的关系,还没有现在这么恶劣,那时候他们虽然不亲近,却还是普通的父子。

咳,太子印象里可不是这样的,但没办法,天寿帝把这段回忆,也给加了一个滤镜……

总之,在天寿帝的强大滤镜加持之下,他认为,太子画这么一幅画,就是想向自己表达孺慕之情,天寿帝纠结了一会儿,到底还是心情很好,于是当场宣布,让太子去刑部历练历练,正好刑部尚书被他撤了,侍郎如今顶了上来,那太子,就去当刑部的侍郎吧。

这决定一出,满场哗然,底下的人最多只是交头接耳,而离他很近的甘太师,却是如遭雷劈。

你居然让太子进六部?

你居然让太子进六部?!

你是不准备把他当靶子了吗?!

孟昔昭要是听得到他心中的质问,必然会嗤笑一声。

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为了这个,崔冶努力了多久啊,几乎天天都去看天寿帝那张令人作呕的脸,曲意逢迎,既让他知道崔冶的想法,又不能让他觉得崔冶不识抬举,好好一个太子,芝兰玉树,被他这软硬不吃的模样折腾的,都快成奴颜婢膝的宫人了。

好在付出是有回报的,在六皇子不停作妖的背景下,以及苏若存孜孜不倦的暗示下,再加上太子不断刷脸,靠着自己的行为,逐渐覆盖谢皇后给天寿帝留下的印象,终于,他答应让太子出阁了。

至于正经太子有的讲学等待遇,那就不用想了,能让太子不再当背景板,这就是飞跃般的进步。

而他们需要的,也就是天寿帝亲口说出这一句话而已。

他亲自撕开了一道口子,让太子得以站在朝堂之上,手中有了实权,别看这实权,只有一点点,可这是太子接到的圣旨,是金口玉言,是父子破冰的开始,是他父皇,绝对正统的九五之尊,对他可以独当一面

nanf

的信任。

天寿帝心里是不是这么想的,无所谓,只要大家看到他的态度,知道这是他主动下的命令,就足够了。

孟昔昭悄悄转过头,看向神色各异的文武百官,勾了勾唇,他又把自己的头转了回来。

围猎

这万寿节过的, 几家欢喜几家愁。

太子那幅画像,让天寿帝回忆起了年富力强时,文武双全的自己, 据宫里传出信来,他独自一人坐在寝殿当中, 也不招妃子伴驾, 也不命伶人唱歌,就这么对着那幅画, 长吁短叹的,等吁够了, 再找出当年甘贵妃留下的遗物, 一条锦帕,捧着它, 跟捧个大宝贝似的,情到深处,还挤出了几滴眼泪。

……

孟昔昭抽抽嘴角, 不再管显然是进入了追忆往昔状态的天寿帝。

不过, 挥退下人之后,他又顿了顿, 眼神停滞在桌面上空。

对过去的怀念, 就是对如今的不满,他越表现得沉郁, 也越说明,他对这些事有多在乎。

孟昔昭陷入沉思,而站在一旁的金珠, 等了好一会儿,发现他是真的忘了自己还在这, 不禁出声提醒他:“郎君——”

孟昔昭这才看向她,脸上还带着几分被打断思绪的茫然:“啊?有事吗?”

金珠:“……”

她无奈的笑了笑:“石先生的诉求,您准备怎么回复他?”

石大壮自从在隆兴府扬了名,金珠就不再直呼其名了,而是尊称一声先生。

隆兴府对石大壮无比的感恩戴德,在隆兴府百姓眼里,他们的第一大恩人是孟昔昭,而第二,就是这个名为石大壮的农师,连管理一应杂务的谢原,都要往后排。

然而,在隆兴府前呼后拥的石大壮,一回到应天府,就又进入了查无此人的状态,即使他穿上代表着达官贵人的绫罗绸缎,也没人搭理他,更不知道他身上竟有如此奇异的本事。

搞得石大壮十分郁闷,二者落差太大,以至于连阖家团圆的兴奋劲儿,都被打了一个折扣。前段时间,孟昔昭忙着受赏,忙着交接,又忙着坑人,石大壮的家搬到内城来了,他对这些事,也有所耳闻,所以不敢来打扰孟昔昭。但时间长了,他就坐不住了。

自从被重新安排到庄子里进行农务研究以后,他觉得孟昔昭这是又开始重视农耕了,所以高高兴兴的找到金珠,跟他申请,把自己研究的这些成果,对全天下广而告之。

一来他确实进步了,心怀赤诚,想要让所有百姓,都跟隆兴府的百姓一样,看着多出来的收成笑开颜;二来,他也有那么一点私心,还想再回到众星捧月、人人都称他农师的环境当中去。

但是孟昔昭听完了金珠的话,想都没想,就直接摇了头:“农肥的研究永无止境,这才哪到哪,让他沉下心来,继续研究,今年秋收已过,就是宣扬,也不急于一时,等到明年,春耕之前,我自会把他的成果上报朝廷,为他论功请赏。”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