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保护我方反派剧本 > 第25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5节

 

别忘了,这里是大齐,而大齐的皇帝,是天寿帝。

……

焦立光把卷宗填好,然后就进宫面圣去了,他把已经提前理过一遍的结果告知天寿帝,一板一眼的说完,天寿帝既没夸他,也没骂他,只是随意的挥了挥手,“知道了,你下去吧。”

“……”

这也太平淡了吧。

焦立光有点摸不着头脑,但没被骂就是好事,于是,焦立光离开了。而秦非芒悄悄低下头,竭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果不其然,天寿帝的脸色越来越黑,越来越黑。

除了极少数的几个知情人,没人知道,天寿帝最听不得的,就是下毒二字。

因为好多年前,他自己也干过这事,他想下毒弄死皇后,谁知道临时出了岔子,该给皇后吃的东西,送到了贵妃那里,贵妃没有当场毙命,却是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之后没多久,就去世了。

跟此案何其相似啊。

都是下毒,下错了人。

要是没后妃牵扯进来,他可能还不会觉得这么像,但听到林贤妃这个名字,他就想起了和林贤妃一起嫁给他的皇后,还有他那红颜薄命的真爱。

这事是他自己干的,天寿帝当然不能声张,有苦也自己咽下去,但这不代表他就平静了,其实他一直怨恨着呢,只是他是个自私的人,不想怨恨自己,以前嘛,他是怨恨那个没把东西吃下去的皇后,现在,他又怨恨上把他过去回忆勾引上来的林贤妃了。

当晚,林贤妃宫里传出摔砸东西的声音,还有女人的哭声,三皇子闻讯赶来,却被林贤妃狠狠扇了两个巴掌。

……

宫里最近怪闹腾的,听说林贤妃被禁足,三皇子求情还跟着吃了挂落,封地从富庶的山东,变成了现在正乱着的江西,封号也从鲁改成了宁。

孟昔昭身边新来的小厮是个包打听,不管什么八卦,他都能绘声绘色的讲给孟昔昭听。

坐在马车里,孟昔昭跟听评书似的听了一会儿,等到了鸿胪寺门口,他就制止了对方:“好了,剩下的回府了再讲给我听。”

小厮庆福喜不自禁:“没问题,郎君您就请好吧!”

府里能干的姐姐们太多了,庆福一直没有安全感,现在终于找到他擅长而姐姐们不擅长的了,他一定会加倍努力,争取靠八卦,成为郎君身边的第一人!

……

让庆福跟车夫一起在附近等着,孟昔昭自己慢悠悠的进了鸿胪寺。

与以往不同,今天韩道真一看见他,就怒气冲冲的向他走来。

“从今天开始,你负责月氏驿馆的所有事务!”

月氏是大齐周边的国家之一,地处西北方,这国家虽然也叫月氏,但和丝绸之路上那个月氏国已经没多大关系了,匈奴人从中原撤出以后,一支回到草原重新建立匈奴,一支则不愿意再回到什么都没有的草原上,选择去攻打西亚,打来打去,一个地方都没打下来。

咳……但是他们的人都留在那边了,左贤王还娶了当时月氏的公主,又发动了一通政变,成功上位。也就是说,现在的月氏,只是套着壳子的另一个匈奴。

然而它跟正经的匈奴也是有区别的,比如月氏人种族混合程度非常高,再比如他们已经不放牧了,而是跟中原差不多,发展农业、文化、艺术,再再比如,发展了那么多年,他们的王族已经一点血性都没有了,整天就知道吟诗作对、写写画画,从王族到普通百姓,清一色的喜欢装文化人。

划重点,他们都喜欢文化人。

如今才学会怎么写字不手抖的孟昔昭:“……”

还愿

月氏这个国家, 其实地位也很尴尬。

因为它既没有厉害到可以称王称霸,也没有弱小到需要对其他国家俯首称臣,说它没实力吧, 它也能拉出一支十万人的军队,跟人拼命, 但要说它有实力, 又对不起它墙头草一般的行为。

被当初的匈奴左贤王抢了王位,月氏人当时是忍了, 但没过几年,就密谋弄死了那位左贤王, 内部来了一个大混战, 只要跟王族沾点血缘关系,就都觉得自己可以胜任王的位置。匈奴安顿好了自家草原, 扭头一看,邻居居然乱了,匈奴单于乐不可支的就要过去接收胜利成果, 月氏人大惊, 赶紧暂停内斗,一致对外。

月氏王后, 就是那位左贤王当时娶的公主, 她当机立断,把自己几个孩子的姓全都改成了自己的, 还把左贤王的尸体刨出来,弄了个不伦不类的入赘仪式,直接把王, 变成了王夫,然后又把自己最大的儿子推出来, 提议让他继位。

也是多亏了这位公主聪明,不然月氏还真有可能被匈奴吞并。只是改了个姓而已,月氏人的反抗心理就没那么强烈了,匈奴大军来到以后,他们抵死顽抗,匈奴见讨不到好,就跟月氏签了个停战协议,说明只要月氏每年给他们进贡,他们就承认月氏是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而且会跟他们睦邻友好。

……果然,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匈奴强的时候,月氏自然是点头哈腰,无有不从,但匈奴一旦弱下来,月氏就会瞬间翻脸,过去的两百年间,人们都数不清月氏到底背刺过匈奴多少回了,背刺匈奴的时候,月氏当过越朝的小弟、当过夏国的小弟、还当过遥远的基辅罗斯的小弟……

月氏人种族高度混合是怎么来的,就是这么来的,别说普通百姓了,连王族,都是彻彻底底的混血,既有匈奴血统、又有东欧血统、还有西亚血统、和一部分的黄种人血统。

嗯……最后一点,说起来有些丢人。

月氏给周边国家当了两百年小弟,越朝和齐朝也没闲着,给周边国家输送了两百年的公主……

越朝就不必说了,年年跟匈奴打仗,除了匈奴没有,为了让其他国家别来掺一脚,越朝几乎把所有的公主都留给外国了。大齐跟匈奴没有那么连绵不绝的战事,但他们也会往外送公主。

别问,问就是睦邻友好,未雨绸缪,不管会不会打仗,先把公主送出去再说。

孟昔昭寻思着,大齐人可能心态已经扭曲了。

上层是什么想法,底下人是不会知道的,为了让他们觉得输送公主是好事、一点都不丢脸,上层甚至会大力宣扬,说公主嫁出去是为了结秦晋之好,是极度光荣的事情,一年两年,没什么效果,十年八年的下来,人们对嫁公主这种事就会感觉很常见,甚至假如不嫁了,他们还会有意见。

怎么不把公主嫁过去了?不嫁公主,怎么宣扬我们大齐国威,怎么显示我们大齐胸襟广阔?

孟昔昭撑着脸,百无聊赖的晃了晃腿。

教化民众这种事太高大上了,他管不了,他还是把眼下的问题解决了吧,明天去月氏驿馆,他要带什么见面礼呢?

月氏驿馆在淮河对岸,也就是大报恩寺东边二十丈的长生街上。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