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大国小鲜(科举) > 第114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4节

 

虽是玩笑话?,却也有?几?分真心。

素日她们女眷之间私下说起来,也有?些没大没小,又常有?人羡慕她家庭美满、出身高贵。可真到了正经场合,哪怕对?方比自己年纪小、出身差,可毕竟品级摆在那儿,该低头的,还是要低头。

“不过,总要我亲眼瞧瞧才好。”

良久,才听赵夫人叹道?。

之前秦放鹤随师父师伯频繁出入各种社交场合,赵夫人也听到过动静,只是当时正为女儿暗中相看旁人,自然没精神想旁的,不曾留心。

听她松口,宋伦也是欢喜,“那是自然。”

顿了顿又道?:“不过也要快着些,一来阿芙年纪不小了,前儿也有?两家透出意思,成不成的,总不好拖太久,万一耽搁人家儿郎就不美了。”

倒不是说非得长女出嫁次女才能出阁,只是如今汪扶风只隐约透了点意思,究竟属意大的还是小的,犹未可知,多少得预备着些。

京中年轻男女看着不少,但门第相当、年岁属相相合,家族间又没有?龃龉的,并不算多。数来数去也就那么几?家,不是甲配了乙,就是丙配了丁,一处不通,则处处不通,所以关?键时刻便要快刀斩乱麻。

“二来阁老的徒孙不愁找不到闺秀,我冷眼瞧着,有?意联姻的不在少数,其中多有?王侯血脉,若咱们此时不上心,保不齐来日想也没机会……”

宋伦自然知道?妻子的爱女之心,唯恐她关?键时刻犯糊涂,一味觉得自家女孩儿天?下无双,鸡蛋里挑骨头起来。

况且不说董春,便是汪扶风和庄隐也不是好相与的,若自家一味拖着不放,久久迟疑不决,只怕日后也难相见。

赵夫人听罢,先嗯了声,旋即又似笑非笑道?:“老爷,我劝你也别高兴得太早,你我怎么想倒不要紧,”她伸手?往上指了指,“老爷子还在呢。”

不仅在,还就在跟前,自家孙女的婚姻大事,少不得要先过了他老人家的眼!

一听这个?,头脑发热的宋伦果?然就像被人兜头浇了一盆冰水似的,瞬间冷静下来。

是了,难怪那汪遇之偏偏先来找我!

父亲固然爱才,但更偏好能专心做学问的,对?董门素无太多好感,日常也避讳着。

冷不丁要与董门联姻,只怕他老人家……

可宋伦转念一想,人生在世,无非名利二字,真正能专心做学问的,满打满算又有?几?人?

之前老爷子倒是欣赏赵沛,觉得对?方颇有?古君子之风,可年纪大了啊,人家老家早有?媳妇了!

宋氏一族枝繁叶茂,几?代人下来,老家那一带,连带着大禄朝几?个?并存的书香传承大家,能结亲的也早就结得差不多,便是没人了才要在京城选。

可宋家在地方上是一方望族,来到满地公侯王爵的京城,便也只好沦为二流。

大族联姻也好,榜下捉婿也罢,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年纪合适的,才学配不上;才学配得上的,年岁又不对?……好不容易才学和年纪都相仿的,要么门第太低,宋家瞧不上;要么门第太高,生怕女儿进去被束缚……

一来二去,可不就拖到现在?

况且……

并非宋伦不孝,只偶尔私底下想起来,难免觉得祖上传下来的规矩有?些迂腐。

什么醉心学问,这也就是好年景,遇着明君了,君不见昔年战乱、朝堂纷争,上位者随便一句话?,就足以叫宋氏一族万劫不复。

单靠清流书生们的笔杆子、嘴皮子?

难!

若真想让家族再续百年,朝中必须要有?能说得上话?的自己人。

思及此处,宋伦站起身来,“无妨,我亲自去同父亲说!”

相亲

一个王朝是否有前途,看它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即可。

地方上,大禄朝有完备的府州县学机制,只?要足够优秀,每个阶段都能享受朝廷补贴;

中央上,朝廷也设立了中央教育机构国子监,下?辖太学、律学、算学、书学、翻译学,另有直属太医署、天文馆等衙门的医学、天文、农学、火器学等诸多专科学院。

其中太学为专门面向科举设立的综合学校,只?招收五品以上官员后代和各地府州县学之?中成绩优异者,另有乡试名列前茅的,也有机会入学。

余者皆为专业机构,并不直接参与科举考试,优秀人才?毕业后可直接进入朝廷为官。看似是捷径,但因官场出身低,前程就非常有限,一般五品封顶。

历届乡试都在八月,获得太学入学资格者,可享受特殊补贴并直接走官道。只?要及时启程,一般年前都能赶到京城。

正月放假,皇帝都不上朝,二月又多?节令,非常适合读书人外出踏青,开阔心?胸,故而国子监每年二月底开学。

秦放鹤便是天元二十九年二月中旬抵京。

先找师父师娘报道,又同孔姿清等人碰头,交流信息,然后都没?怎么来得及喘口气,就被几位长辈带去各种?名为踏青赏景,实则年轻人遍布的相?亲会。

秦放鹤就懂了。

这必然是汪扶风或姜夫人私下?里跟宋家?通了气儿,宋琦宋老爷子意见如何暂且不提,那?夫妇二人必然有意,但因之?前没?见过,不大放心?,故而以此找机会见一见。

大禄朝并不如何讲究男女大妨,日常相?互有意的年轻男女出门同游屡见不鲜,各个装扮得鲜艳明媚,与春争灿,可谓一景。

皇帝都曾带头写诗夸赞这一盛况,羡慕他们年轻有活力,并鼓励皇子公主?们出门游玩,下?头的人自?然只?有夸的份儿。

既赏心?悦目,又能推动繁衍人口,何乐而不为?

今日赏春宴的主?办人是董芸的闺中密友,见了秦放鹤后,便笑着招手?示意他过去。

姜夫人有位熟人的长辈今日过寿,日子撞了,女眷这边的引路便由董芸代劳。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