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我当捕快那些年 > 第181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1节

 

他指了指场内躺着的尸体,“至少,他们的死,为了范老大口中所谓的面子,毫无意义,没有价值!”

又道:“二当家陆家嘴,纵容儿子横行霸道,鱼肉乡里,臭名远播,这些年来,被他嚯嚯过的姑娘,没有一千也要八百,还大言不惭的要千人斩,他被这位女侠阉了,那就是为民除害!你们都是铁骑帮的核心,也是铁骑帮的未来,这些年来,对铁骑帮尽心尽力,我都明白,也都瞧在眼中。各位兄弟若愿意认我这个帮主的,从今日起,各位的薪俸,一律增加五成。若有不同意见者,那大家一拍两散,分道扬镳,我们也会奉上盘缠。请各位做选择吧!”

众人齐声道:“耶律帮主英明!”

也有十余人,是范老大的嫡系,看到范老大已死,在帮内留下怕也没有前途,选择了退出,耶律公孙当即让师爷去账房取了银子,送给各人,“买卖不成仁义在,你们几个都是铁骑帮的元老,我们铁骑帮的大门,随时为你们敞开!”

耶律公孙又取过一封银子,来到二人面前,“范大侠,还有这位女侠,我代表我们已故的帮主,为今日给二位带来的不便向二位道歉,正所谓不打不相识,二位将来若是路过江南镇,欢迎前来作客!”

范小刀倒也大方,取过了银子,“我的马呢?”

师爷连道,“在马圈中,昨日我就想着还给二位了,可范老大鬼迷心窍,一心想占为己有,去讨好那个江南六扇门新来的总捕头,做事太不厚道。”

范小刀闻言,竟无言以对。

不片刻,有人把狮子骢牵了过来。范小刀把小叮扶上了马,三人离开了铁骑帮。

……

正在江南镇众人对城北的那场大爆炸议论纷纷之际,一场肃清运动,悄无声息的在江南镇上演。

范家、陆家这两位江南镇的风云大家,正在被耶律公孙的人进行清洗,一时间,江南镇内,火光冲天,杀声四起,硝烟弥漫。

耶律公孙才掌权,为了收买人心,竟宣布把范、陆两家抄家出来的财产,拿出一半来犒赏众人,这让铁骑帮弟子更是尽心尽力。

范家从上到下,全家三十三口,全部被杀,就连范老大最喜欢的一只猫,也被人乱刀分尸,整个范家宅子,血流成河。

陆家也好不到哪里去。

府中搜出来的金银珠宝,被铁骑帮弟子瓜分的一干二净。陆家嘴的三个老婆,被人先奸后杀,死状惨烈,满府十七口人,竟有十六人被杀。

陆家少爷因为在郎中家治伤,躲过了一劫,在众人去寻时,他提前得到了消息,拖着残缺不全的身体,躲进了一条臭水沟,混在一群乞丐之中,逃离了江南镇。

这位陆家少爷,身负血海深仇,为此,他将耶律公孙的名字,刻在了身上。

他一路乞讨,沿途北上。一路上,他受尽了众人的白眼,放弃了尊严,忍受住别人的唾骂,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报仇雪恨。

两个月后,他来到了京城,此刻他身无分文,饥寒交迫,走投无路之下,看到了皇城门口贴得一则告示,“皇宫之中,因业务需要,招聘临时太监一名,要求五官端正,四肢健全,肯吃苦耐劳,合同期三个月,待遇从优……”

这则告示,已经贴了两个多月,可是由于是临时工,无人敢上前硬拼。陆少爷看到之后,心说这不就是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嘛?

于是,身残志坚的陆少爷,上前揭下了告示,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秦淮河畔碧水楼

乌衣巷,碧水楼。

乌衣巷位于秦淮河朱雀桥旁,附近就是夫子庙,是金陵城内最繁华的核心区域。这条街上历史悠久,曾是王谢两大家族的宅第,因为家族子弟喜欢穿乌衣而得此名。

碧水楼在乌衣巷尽头,楼前便是秦淮河,据说是当年金陵李家的府邸,李家败落之后,被当地的盐商以高价购买,据说花了将近百万两银子,可谓是寸土寸金。

碧水楼内,一名中年官员站在栏杆前,望着秦淮河中商船画舫,感慨万千。他正是江南转运使谢芝华,这座碧水楼,则是他的私人府邸。

三年前,他还只是京城都察院的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御史,每月五十四两的俸禄,看似不少,但人情往来、迎来送往,都是一笔巨大的花销,让这位御史大人财政情况捉襟见肘,甚至连个像样的宅子都租不起,更别说请管事、仆人了。中了进士,在翰林院编修过,在国子监干过,十年下来,不但没有存下一分钱,还背负着一万五千两的债务。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正是那个机会,让他用一封奏折,扳倒了自己的顶头上司、时任左都御史杜训,作为回报,他得到了江南转运使的职位。

江南转运使,分管江南道的盐铁茶粮,隶属于都察院,也算是京官外放。这可是人人垂涎三尺的肥差,来到江南,只用了两年,不但还清了债务,还住上了金陵城最昂贵的宅第,喝着三千两一斤的极品龙井,只要他愿意,秦淮河上最红的戏班,都会抢着来他府邸。

这就是金钱的力量。

同样为官,离京城越远,心就越发膨胀。

就连应天巡抚,一代封疆大吏,见到他都要客客气气,称呼一声谢大人,你职务高又如何,他不但监管转运,还有监察风情民舆之职,可以随时向皇帝密奏,至于品秩与他同级的金陵知府,见到他也只是执下属礼。

因为,他是江南的财神爷。

谢芝华有两个主子,一个是当今的皇帝,另一个则是当今皇帝的妹妹太平公主,他的工作也很简单,为陛下做事,为公主搂钱。事是公事,钱是私钱。

他明白,他之所以能坐到这位位子,正是因为公主的举荐。来到金陵后,更是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每年入京述职,都会给公主府上送去数十万两银子,至于特产、稀罕的礼物,更是不计其数。

今日,碧水楼来了两名客人。

一位姓陈名豹,江南最大的帮派漕帮的掌舵人,另一人身穿红衣捕头服,正是江南六扇门代理总捕头谭时飞。

这两个人,一个江湖人,一个官差,无论身份还是地位,跟堂堂的江南转运使没法比,可这两人,却是谢芝华的两个心腹。

在他初抵江南之时,举目无亲,心中虽有想法,下面却没人做事,这两个人是最先投靠过来的人,也正因为他们,他才能迅速在江南站稳脚跟,而作为回报,这些年来,江南北上南下的漕运,也都给了漕帮,至于谭时飞,从一个小小的捕快,成功上位成了江南六扇门代理总捕头。

陈豹、谭时飞上前行礼,“见过谢大人!”

谢芝华笑道,“都是自己人,不必客气了,上茶!”

有婢女送上来两杯香茗,谭时飞不懂,但陈豹却品出味道,“今年新出的节前龙井,果然是好茶。”

谭时飞一个马屁送上,道,“我就说嘛,金陵城内最懂得享受之人,谢大人若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谢芝华道:“都是为陛下效力,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怎么能这么说?”

口中虽有责怪之意,心中却高兴的很,当年他出身清贫,在京城之时,因为见识太少,闹出了不少笑话,如今有了身份地位,对这种事很是介怀。

谭时飞立即口风一转,“谢大人为民为国为朝廷操碎了心,些许享受也是应当的。”

谢芝华哈哈大笑,“就你小子会说话,听说上月你又娶了两房姨太太,都是金陵城内名门之后,恭喜恭喜了!”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