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旅明 > 第957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57章

 

三爷早就知道曹氏高层手中有能千里传讯的宝物,闻言后他心下欢喜,赶忙躬身抱拳,一叠声地说道:“吴猛多谢将军提携!”

王博这时却猛地转身:“你可知道,最多不过十年天气,曹将军就要称帝于那大明皇帝争天下?”

看到被一句话说愣在那里的吴三爷,王博最终微微一笑,转身下山的同时,悠悠然飘过来最后一句:“好好做事,到时候你吴猛就是丛龙功臣。何去何从,自己思量。”

五日后,船队所有物资转运完毕,王博带着船队升帆起锚,回航西贡。

而立锥堡堡主吴猛,则带着300名武装人员,在郑和岛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

第七卷 反卷

第642节 小年

1635年2月10日,农历乙亥年12月23日。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正在艰辛中缓缓推动的南洋开发进程,之于国家和民族,都属于无比重要的大事。

然而对于远在广东的大明臣民来说,遥远异乡发生的事情大家是完全没有半点概念的。民众既缺乏信息通道,也缺乏对拓荒一事的认知。

民众关注的,永远都是柴米油盐这些最基本最生活的东西。

时光流逝匆匆。发生在郑和岛上的那场残酷战斗,不经意间都是2个月之前的事了。转眼,已经到了1635年初。

时近年节,居住在古老广州城里的大明子民,步履匆匆,面带喜容。街邻碰面便高声贺岁,家家户户都在为过年做着预备。

今年的广州城,由于日子大略变好,所以年节气息比往日浓烈了许多。

记忆是很难抹去的。广州城中但凡岁数上了30的“中下层人民”,对于“年关”一词,那都是有着深刻感受和理解。

早在天启皇帝时,这广州城里的年节,大致是一岁淡似一岁的。包括之后崇祯皇帝初年,“年关”一词,在街坊邻居的记忆中,从来都不是什么好说头。

当其时,官府赋税一年重似一年,各种辽晌练晌纷纷被朝廷分派下来。再加上各路官员胥吏趁机搭车摊派揩油捞银子抹亏空,堂堂南天第一名城,阖城老少硬生生被朝廷压得喘不过气来。

在那个年月里,百业凋零,民生艰苦。除了那些高门大户之外,平头百姓过年真真就是过灾。

一到年关,债主上门,不知道多少广州城里的老户,因为还不起欠债,从而变成了赤条条的破败户,一家老小翻过年就沦为了街头饿殍。

更有甚者,上吊自杀,典儿鬻女,家破人亡的都不晓得有多少。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