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抚宋 > 第1332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32章

 

相对这些官员,更多的吏员,对于朝廷来说,反而是一件更麻烦的事情。

流水的官衙铁打的吏员。

几乎所有的吏员,都由本地人担任,而很多吏员,甚至是代代相传,爷传子,子传孙,长期下来,吏员操控官员控制地方的事情,屡见不鲜。

对于这样的局面,新上任的吏部尚书周卫,出了一个点子。

作为一个在基层岗位之上工作了数十年的老官僚,对于这样的局面,周卫算得上是心知肚明。

给吏员升官员,开一个口子。

从吏到官,是一道天堑。

很多人一辈子也无法跨过这道坎。

当然,另有一批人,是根本不想跨过这道坎,他们只想呆在原地,呆在这个舒适区里把控一切。

周卫建议,对优秀的吏员,使用推荐制度。

由本地官员举荐优透的吏员为官。

一旦为官,可就不能在本地了,异地为官这是常识。

如此一来,为那些兢兢业业的老吏找开升迁之门,另一方面,也可以把那些盘踞地方的吏员家族撕开一个口子。

只要你离开了这个地方,只要你不再呆在这个职位之上了,那自然就可以好好地查一查你这个人是不是违法乱纪了。

这个世界,向来不乏落井下石之人。

萧诚的第三刀,挥向的是户部。

确切地说,是指向了大宋的税务。

江宁新宋,农税的收入,在朝廷收入之中,已经可以说是忽略不计了,天宋二年的统计,农税只占了朝廷整个税收的二成,其余八成,均来自非农业税。

而商税,则是其中的最大头。

大宋的商税已经相当的制度化为规范化了。

住税和过税是大宋商税的主要税种,住税即买卖交易税,税率在百分之三,过税则是商品流通税,税率为百分之二,早在大宋太祖元年,便有明确规定:榜商税则例于务门。意思是说收税的条目要张贴于官署、衙门的外墙壁上,以彰显公开透明,便于互相监督,如果不是公开的征税条目,则商人可以拒绝缴纳并且可以越级上告。

当然,对于偷税漏税的惩罚,也是极其严重的。一旦发现,则没收偷税产品的三分之一甚至于一半以上,更甚者,则是要去坐牢房了。

而对于贩夫走卒,引车贩浆者,宋朝则是免税的,这一条,可算是相当的亲民了。甚至还有明确的规定,乡村百姓,贩卖一点自家产的鸡鸭鱼肉,疏菜瓜果,皆可免税。

大宋的这些政策,极大地鼓励了商品的流通和商业的兴盛,也方便了商品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使得物价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百姓们经商的兴趣大大增加。

盖所获利博,岂肯蓄藏于家?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