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2442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442章

 

魏信家是江宁数一数二的乡绅,魏德家却是贫寒,只有祖上传下来的十来亩薄田度日。他年幼时,父亲患病,将几亩薄田变卖干净,也没有能救回性命,还是扔下孤儿寡母走了。

从此以后,母子二人,就靠魏德母亲姚氏纺纱织布糊口。

日子虽过的艰难,姚氏却有几分见识,知道家无恒产,儿子只有读书识字,考取功名,往后才能成家立业,不再受苦。

乡下虽有私塾,可他们母子果腹尚且艰难,哪里有余钱置办束修。

听说本家五少爷要入学,本家太太正给五少爷挑伴读,姚氏便带着儿子求到魏家。

魏太太当时已经答应了旁人,虽怜惜姚氏孤儿寡母不容易,也不过是叫人包上几尺布头、几贯铜钱,并没有换人的意思。毕竟是同族,伴读又比下人身份高不了多少,她可不愿犯口舌是非。

还是魏信,见魏德老实乖巧,比自己年纪小,只说有个弟弟好,要同这个弟弟一块去学堂。

魏太太最是宠溺幼子,见儿子拉着魏德不撒手,实是没法,就允了魏德也跟着先生读书,并不以伴读的身份。

而后,魏信年岁渐大,越来越顽劣;魏德则用功苦读,跟着先生学的有声有色。

魏信嫌他无趣,懒得再搭理他,两人反而不如小时候亲近。

等到魏信十三岁,魏德十二岁,魏信就再也不肯进学堂,魏宅的私塾也就散馆。

因魏德的缘故,魏太太这几年对姚氏也多有照拂,他们家母子不再那么艰辛,家中也有了余钱,使得魏德能有束修继续学业。

魏德康熙五十六年中举,康熙五十七年会试落第,等到康熙六十年才中了三甲进士,而后授了保定府满城知县,任职到今。

姚氏虽不是大户人家出身,却懂得感恩知礼,感念魏家的照看,尤其感激魏老太太与魏信。

早在魏文杰几兄妹被送回江宁时,姚氏就经常借着给魏老太太请安的机会,去看望他们兄妹,亲手给几个孩子缝鞋袜什么的。

等到魏信凶信传来,姚氏对魏家这几个孩子越发怜惜。虽有心报恩,可两家家境天差的别。本家又有孩子们的亲祖父、亲祖母,也轮不到她这个出了五服的长辈说话。

而后,姚氏随着儿子到任上,离江宁就远了,轻易听不到乡音。

还是端午节时,魏德的舅兄到满城看望妹妹、妹夫,说起家乡事,姚氏才听到文杰兄妹被魏家大房挤兑,举家进京之事。

而后,魏德吩咐长子进京,通过顺天府举人登记,才寻到文杰兄妹的住处。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