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 第507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07章

 

这中间有技术不成熟的缘故,也有宛安用工成本高,纸张原材料运输难以及其它乱七八糟情况的原因,就算是放到其它地方,或多或少也会有问题,总之,如今的纸价根本降不下去,短期内只能做绢布的替代品,想取代竹简,那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对于韩盈来说,这也是一个利弊皆有的情况。

纸张比麻布轻便,能传递的内容总算是多了不少,通信上比过往方便,但也只能传播个文章,字数还是要斟酌,书更别想,只能是有钱人才买得起,不过这样一来,权贵文人也意识不到它会带来什么颠覆,所以对纸张也不算多么反感,而是当成奢侈品品,做为自己身份的象征。

而韩盈呢,也是顺从大势,将纸张归类到奢侈品行列,在成本价的基础上翻了个五六倍,顺带着按照交易利润的百分之三十来收取奢侈品重税。

分别收税算不上多么新奇的东西,过往也有,只是目的有所不同,以前国家大多只是在某件非民需商品上收取重税,用来控制它的交易数量,比如酒水,而韩盈虽然也收高额税收,目的却不是打压,而是控制这部分商业在允许范围内发展。

比如,在收取税收的同时,她也提供了一个有托底,没骗子的交易平台,交易受到诈骗,或者合同有纠纷时,也可以在宛安县衙备案追查、进行调节等等。

而随着宛安县的可交易商品的增加,大量的商人也开始涌入宛安,其中本身就有不少骗子,毕竟商人逐利,很容易为了更多的利益在合同上动手脚,用来转嫁自身的风险,再加上识别成本太高,不少商人是愿意付出一部分税额来换取安全交易的。

印花绸缎、瓷器、糖、纸张、杜仲制品,少量药物这些奢侈品向大半个国家的权贵倾销,哪怕中间有无数中间商赚差价,也能喂出一个赋税翻四倍的县城。

这也就是县的人口基础小,本身赋税也低,所以才会出现这么吓人的数额,若是换成郡级别,别说一倍,多一半都会是一件很奇迹的事情,后世那些省城gdp增长数额,能保持在2~5,就已经是不错的数额。

也正因为生财之术着实高超,桑弘羊才能够向汉武帝不断的推荐韩盈,不然,仅县曹职位的人在全国就能有四五千之数,汉武帝凭什么注意到她?

只是达成这样一个良好的局面,对韩盈来说也不是什么易事,最简单的,早期那些商人,怎么可能让他们缴税他们就缴,那偷税漏税的法子花样多的数都数不清,私下交易、阴阳合同、虚报数量……城外加盖的房舍和货仓,除了为了存货,更大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控制货物的方式,保证收税。

而现在房舍货仓数量足够,税收也稳定了,看着一切好像都走向平稳了,可新的问题还在无休止的冒出来。

这么多奢侈品货不在城内而在城外,那不是放着让别人偷抢嘛?除了瓷器其它任何产品都畏火,偏偏这些建筑草木结构多,房舍那边必须有人做饭,一不小心来场火什么都要完。

其次,奢侈商品对卫生要求极高,这边往来人次和常住人口能有两三千人,再加上大型牲口,造粪能力堪称恐怖,同样需要处理,用水饮食之类也需要考虑怎么供应,除此之外,来自天南河北的行商肯定要带着他们的车队,那些牲口搞不好正在生病又或者带点传染病,一不小心整个货仓的牲畜全都有可能传染,必须提前预防……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