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小说网
逍遥派小说网 > 锁阳台 > 四
字体:      护眼 关灯

 

。金锁不缓不徐的仪态止步在长乐宫的门前,小太监撑开伞,他便毫不犹豫地迈进了雨幕。

小太监在旁边不住地劝:“太子妃,奴才自会把天子口谕传给太子殿下,您还是先移步太子府吧。”

耽误一刻梁渊便多淋一刻的雨,金锁哪还有心思听他说什么,前面领事太监开路,金锁走得大步流星。

去皇祠要穿过长林大道,两侧高高的宫墙林立,加上漫天的大雨,太过压抑,所以一路上都鲜少有人。可行至大道半路,太监突然停下脚步,金锁抬眼看去,只见前方又是一大波人。

一道男声响起:“这是哪个殿的宫妃?”

为首的人金锁不认识,不过这声音却耳熟,是二皇子。

都说相由心生,二皇子生得并不算丑,只是无端显得有些刻薄,着实叫人喜欢不起来。

也只一眼,金锁便不再投去目光。古有东施效颦,大梁的这对天家兄弟也很有这番意思。梁渊龙章凤姿,温润如玉,谁看了不道一声濯濯青莲,梁茂如此长相也敢自比太子?

身旁的太监机灵,明白金锁这是不想开口,于是自己回了:“回二皇子,这是太子妃。”

“原来是皇嫂。”梁茂的声音带着显而易见的玩味。

金锁面容清丽俏皮,因为要做女装打扮,涂了胭脂口脂则更多了一分明艳,他是南疆山水养出来的佳人,自然与这压抑的深宫格格不入,叫人看了便觉得心下舒坦。

金锁失了耐心,没有与他废话的心思,冷冷地说了句让开。

二皇子这次反倒听话,带着自己的人退到一边,一双眼睛却仍然紧紧盯着金锁。

金锁强忍着不适快步离开了。

到了皇祠大院,梁渊果然就在中间的蒲团上跪着,周围有好几个僧人在他旁侧念经。真正祈福的是他们,想出这等下作法子的,确是皇祠屋檐下站着的那些人,金锁走过去,在雨幕中拼命地记住那每个人的脸。

收回目光,他拿过小太监手中的伞,遮在梁渊头上,小太监旁边拿出御赐信物,朗声道:“奉陛下口谕,虽有太子孝心可嘉,然身为储君,当以身体为重…”

梁渊身上的锦服浸满了水渍,头发也湿的贴在脸颊,见到金锁,依然笑了一下,像是宽慰金锁自己不要紧。

金锁一颗心好似在酸果里滚了一圈,酸涩得眼眶都泛红,小太监话音刚落,金锁便把梁渊拉起来,离开了皇祠。

等回到太子府,众人看金锁的目光都变了,像是没想到太子妃真能把太子带回来。这种事不是一次两次,不管什么时候,皇后总会找到理由折腾太子。大梁有宫规,宫外的侍从奴婢一律不得随主人入宫,太子府的下人也只得干着急。如今的皇后虽是国公之女,但太子的生母是大梁开国功臣徐荣的孙女,徐家常年在外征战,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京都。前朝两家按尊贵程度可以分庭抗礼,但架不住鞭长莫及,再加上后宫是人臣怎么也插不上手的,皇帝又不管宫闱之事,皇后才愈加地肆无忌惮。

金锁生怕梁渊病了,回来了就急急忙忙让下人去煮姜汤,又一刻不停地叫管家备热水给太子沐浴,连梁渊在后面唤他,金锁都没听见。

“太子哥哥,”都安排妥贴了,金锁才到梁渊的旁边去,关切道:“还好么?有没有哪里难受?”

“没事。”梁渊弯起嘴角,先是道谢,而后话锋一转,略带严肃道:“不过往后我不在,不许自己进宫乱跑,知不知道?”

金锁望着他有些发白的脸,口不对心道:“知道。”

有目的地做一些事,不算乱跑。

没说几句,秋月便敲了门进来,看了一眼梁渊才道:“太子妃,水已备好,奴婢带您沐浴。”

水这么快就烧好了?还有,他不是说的给太子备水的吗?

太子这么大雨天被带走,府内的水早就一直备着了,只是太子适才特意吩咐过太子妃在主殿先沐浴。

两个问题一问出来,梁渊道:“水里撒了花瓣,特意给太子妃准备的。”

摸了摸金锁同样湿湿的发尾,太子笑得很温柔:“去吧。”

有人一笑坐生春,金锁也被迷住,再说不出什么违背的话来,听话地跟秋月走了。

梁渊随后在偏殿浴房沐浴,才穿好亵衣,管家便从屏风后拐进来,满脸喜色道:“殿下,锦公公来了。”

锦元是皇帝的贴身太监总管,来太子府必然是带着天子旨意,梁渊只好叫管家又去拿了一套干净的外袍,穿戴好了才去正厅。

锦元也是一脸笑模样,见梁渊来了,一挥拂尘,身后的几个太监齐齐打开了抬过来的箱子,只见里面满满的奇珍异宝。

“多亏了太子妃赶早送来的香囊,皇上咳疾明显见好了,晚膳都照平时多用了一碗,圣上说了,太子和太子妃的孝心他都有数,这不,叫奴才赶忙跑这一趟,厚赏太子府呢。”

锦元道了一声恭喜,管家在旁给锦元递了个鼓鼓的荷包。

梁渊微不可察地愣怔了一下,直到宫里的人走了,还是好久没能回神。

他以为金锁担心他,随便找的由头到皇祠带他走,后续该如何解决梁渊都想好了,没想到他眼里的小孩竟是去了长乐宫。

管家一脸感慨地道:“太子妃早时要进宫,还差点动怒,没想到公主是真有本事的,如此,也算是帮了殿下大忙了。”

梁渊显然还是有些怔然,好似不知要如何处理这种情况般迟疑地唤了管家的名字。

管家见他这模样顿时有些心酸,他是看着太子长大的,多少个夜里也会因为心疼梁渊受苦而抹泪,太子风霜刀剑受了一路倒也安然,如今有人为他撑伞,反倒不知所措了。

他按了按眼角,欣慰道:“您总说世间有因果,殿下温良恭俭,想来太子妃的出现,便是您行善结下的善果罢。”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往后冷暖都有陪伴,再不孤单了。

昼短夜渐长,在太子府的日子平淡而安稳,很快便迎来了中秋。

往年大梁中秋都是要在宫中大办,只是今年皇帝身体欠佳,所以取消了宫宴。如此宫中团圆虽然没了,不过一大早开始,来太子府拜见的人便络绎不绝。

金锁躲个清静,一直在后堂待着,午膳都没在前面吃,好在梁渊也由着他,金锁用好午膳,照例在太子府花园里看看花,而后便一头泡在了书房。

秋月在一旁尽心地为他磨墨,皇家特供的金丝徽墨和锦纸,金锁眼都不眨地写着大梁的字,来来回回便是一句诗。

眼见着外边儿太阳西沉,书房里有些暗了,秋月才想去点灯花,便顺飘窗见着外边儿走廊里走过来一个人,细看过去来人一身绛色蟒袍,是太子。

于是赶忙低声道:“殿下,太子过来了。”

金锁看着桌上四处乱放的练字纸,闻言赶紧拢在一起压在了旁的书札下面,留下一张还算看得过眼的,装模做样地落笔。

不过几息,书房的门便被推开,太子面冠端正,见了一天的大臣门客也不见什么疲态,走过来到金锁旁边,秋月自觉地退下了,梁渊弄起袖子要给金锁磨墨,后者压住他的手,略带羞赦地道:“哪担得起太子哥哥为我磨墨。”

梁渊发出一声笑音,问道:“阿锁写什么了?”

金锁指指书案上剩下的那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秋月姐姐说这句是一位很有名的文人在中秋写的,正好今日也是中秋。”

梁渊点点头,又问道:“阿锁知不知道这句诗的意思?”

秋月说过,不过他已经忘记了,只是连起来虽然不是很能理解,但长久两个字他倒是明白,于是道:“我想便是希望和在乎的人能够长长久久吧,就像我和太子哥哥一样!”

梁渊刮了刮他的鼻头。

金锁所说即所想,并不觉得不好意思,只是梁渊这时候过来,他忍不住问:“太子哥哥不用继续招待宾客了么?”

梁渊失笑,一进书房看见金锁在习字,问了几句反倒把来找金锁的缘由忘记了。

金锁一问他才想起来,于是便回答道:“今夜上京热闹,阿锁换身衣服,带你去看看,好不好?”

金锁来大梁不久,还没到民间看过,再加上中秋热闹又难得不宵禁,梁渊才起了这个心思。

金锁惊喜地瞪大了眼睛,摇着梁渊的袖子连说了几个好字,不用梁渊再说什么,自己跑去换衣服了。

到民间本来就要伪装一番,于是金锁便恢复了男装的打扮,挑了一套自己最喜欢的衣物套上了。

大梁政治清和,像中秋这样的传统节日,最繁华的中舟街上张灯结彩,到处都是吆喝叫卖的小贩。

金锁也一时被这样的热闹繁华迷了眼,双眼看得目不暇接,竟不知道叫梁渊给他先买哪个好。

不多时便在一处面人摊住了脚,只见那摊面的棉花上扎着许多活灵活现的面人儿,摊主还在捏着,手里的嫦娥活灵活现。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